申遗语境下的宗族传统、节庆和信仰重构 ——道县阳乐田村端午龙船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1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已开展二十余年,政府的重视,大众媒体的关注,资本的驱动使得非遗保护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这种共识和热潮逐渐在社会形成一种语境。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态的、整体性的文化,其研究对象是“生活世界”,这个活态的生活世界在非遗语境中,面对上层话语的评判,大众媒体的聚焦,商业化的驱动必然会与这种语境形成对话和互动,进而促成民俗文化的嬗变,以及新民俗的产生。这种新语境下的新变化也为非遗这项立体、多元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进步空间。本文以湖南道县的阳乐田村端午龙船民俗活动为切入,适时,道县端午龙船民俗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有幸目睹了道县申遗的准备过程,因此得以观察到非遗语境与民俗的双向互动。首先,在宗族传统方面。阳乐田村“乌龙庙”这个“圣凡一体”的信仰场所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政府对民间信仰管制的放松,原本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民间信仰转变成传统文化而复兴起来。村民重新雕塑祖先“本部公公”像,与原来的“乌龙大王”像并置在祠庙里,并不断修缮庙宇,扩建祠堂。这一行为背后反映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原本顽强地、隐秘地存在于农民私...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问题引入
0.2 研究综述
0.3 道县及端午龙船习俗概况
第1章 请神与送神:祖先记忆与意识形态话语
1.1 乌龙庙:圣凡一体的场域
1.2 造“乌龙大王”像:新语境下记忆的修改
1.3 “本部公公”退位:混乱的祖先记忆重新梳理
1.4 小结
第2章 传统与狂欢:端午的嬗变与中和节的再造
2.1 “乌龙得胜”:阳乐田端午节庆习俗的变迁
2.2 “中和节”:一个陌生的节日
2.3 小结
第3章 书记与法师:民间信仰仪式的复活
3.1 “田书记”:乡绅与基层干部角色的转换
3.2 “师公的祭文”:忘却的仪式重新热闹起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附录
一、道县龙船调查田野日记
二、第二次道县田野调查日记
本文编号:3183926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问题引入
0.2 研究综述
0.3 道县及端午龙船习俗概况
第1章 请神与送神:祖先记忆与意识形态话语
1.1 乌龙庙:圣凡一体的场域
1.2 造“乌龙大王”像:新语境下记忆的修改
1.3 “本部公公”退位:混乱的祖先记忆重新梳理
1.4 小结
第2章 传统与狂欢:端午的嬗变与中和节的再造
2.1 “乌龙得胜”:阳乐田端午节庆习俗的变迁
2.2 “中和节”:一个陌生的节日
2.3 小结
第3章 书记与法师:民间信仰仪式的复活
3.1 “田书记”:乡绅与基层干部角色的转换
3.2 “师公的祭文”:忘却的仪式重新热闹起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附录
一、道县龙船调查田野日记
二、第二次道县田野调查日记
本文编号:3183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8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