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美好生活观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诠释
发布时间:2021-06-06 14:38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科学回答了"谁的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和"怎样实现美好生活"等问题,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整体性诠释。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从理论层面能统摄文化自信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重内涵;另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在实践上也能通过夯实文化认同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来引领文化自信建设。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在理论层面说清文化自信的内涵,也有助于在实践层面引领当代文化自信建设。从这样的角度去探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与文化自信思想的深度关联,对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会有更多启发。
【文章来源】:理论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涵
二、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统摄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
(一)追求美好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1.追求美好生活理念的地位最高
2.现实中的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3.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二)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主旨
1.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原初动力
2.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精髓之一
(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
1.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统领四个自信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领文化自信建设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有助于夯实文化认同基础
1.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导全体人民以切身感受增强文化认同
2.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激发人们通过国际对比增强文化认同
(二)美好生活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1.美好生活观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2.美好生活观为文艺工作、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凸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建构“文化最大公约数”以凸显对外的文化软实力
2.凝聚人民信念以强化对内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化自信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安全的作用[J]. 彭定光,肖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2]“人民有信仰”的深刻意涵与现实意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有信仰”问题的重要论述[J]. 徐俊,刘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0)
[3]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 张健彪,田克勤.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5)
[4]文化自信:历史、理论与逻辑[J]. 雷家军. 理论学刊. 2016(06)
[5]“权利公平”的实践逻辑与公民幸福的价值期待——“美好生活”时代之共同体的伦理文化吁求[J]. 袁祖社,董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 赵海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5)
本文编号:3214580
【文章来源】:理论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涵
二、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统摄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
(一)追求美好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1.追求美好生活理念的地位最高
2.现实中的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3.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二)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主旨
1.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原初动力
2.追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文化的精髓之一
(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
1.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统领四个自信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领文化自信建设
(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有助于夯实文化认同基础
1.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导全体人民以切身感受增强文化认同
2.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激发人们通过国际对比增强文化认同
(二)美好生活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1.美好生活观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2.美好生活观为文艺工作、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凸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建构“文化最大公约数”以凸显对外的文化软实力
2.凝聚人民信念以强化对内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化自信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安全的作用[J]. 彭定光,肖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2]“人民有信仰”的深刻意涵与现实意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有信仰”问题的重要论述[J]. 徐俊,刘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0)
[3]革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 张健彪,田克勤.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5)
[4]文化自信:历史、理论与逻辑[J]. 雷家军. 理论学刊. 2016(06)
[5]“权利公平”的实践逻辑与公民幸福的价值期待——“美好生活”时代之共同体的伦理文化吁求[J]. 袁祖社,董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 赵海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5)
本文编号:3214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