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建设中关于非遗文化传承的表达——以漳州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8 03:58
提出城市景观建设中关于非遗传承景观化的表达,将城市景观作为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以其突破非遗文化传承模式的局限.除查阅和梳理理论文献外,还通过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实例分析法,对漳州非遗传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景观建设提出非遗传承景观化必要性的新思路,分别给出了非遗文化在漳州古城、公园、社区、街道等景区建设中的表达、营造、植入和展示的策略,对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查阅法
1.2 访谈法
1.3 实地考察法
1.4 实例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漳州非遗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2.2 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必要性
2.3 漳州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具体策略
2.3.1 漳州古城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表达
2.3.2 公园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营造
2.3.3 居住区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植入
2.3.4 街道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展示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人类学视角的非遗特色小镇建构路径探析[J]. 张霞儿.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3)
[2]保护性利用影响下的大遗址周边地区社会空间演变——基于空间生产视角[J]. 吴冲,朱海霞,向远林,李文龙. 人文地理. 2019(01)
[3]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兼论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策[J]. 张友军. 艺术教育. 2015(05)
[4]城市街道环境的人文景观营造脉络阐释[J]. 汤洪泉,汤米. 装饰. 2014(08)
博士论文
[1]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D]. 郑久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湖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7646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查阅法
1.2 访谈法
1.3 实地考察法
1.4 实例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漳州非遗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2.2 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必要性
2.3 漳州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具体策略
2.3.1 漳州古城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表达
2.3.2 公园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营造
2.3.3 居住区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植入
2.3.4 街道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展示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景观人类学视角的非遗特色小镇建构路径探析[J]. 张霞儿.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3)
[2]保护性利用影响下的大遗址周边地区社会空间演变——基于空间生产视角[J]. 吴冲,朱海霞,向远林,李文龙. 人文地理. 2019(01)
[3]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兼论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策[J]. 张友军. 艺术教育. 2015(05)
[4]城市街道环境的人文景观营造脉络阐释[J]. 汤洪泉,汤米. 装饰. 2014(08)
博士论文
[1]非遗旅游街区文化空间的生产机理研究[D]. 郑久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湖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1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