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美术领域文化自信的重建与甘肃艺术资源
发布时间:2021-06-09 07:49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中,传统美术的现代转换一直是中国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在中国传统美术资源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美术发展的成果,建立与中国文化身份相一致的、能代表中国文化身份的中国现代美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西北及甘肃区由于有丰富的汉唐历史文化资源而被艺术家所重视。甘肃由于其丰富的美术资源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构建新的美术体系及现当代中国艺术样式的资源挖掘地,特别是在雄强艺术风格的追求方面。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及20世纪中西文化对抗与交流中我国文化自信的动摇
二、20世纪重建文化自信的历程和对甘肃艺术资源的利用与改造
(一)解放前文化人和艺术家对甘肃及西部的发现
(二)毛泽东时代美术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四)新世纪以来
三、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选取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的原因探析
(一)选择甘肃和西北与20世纪国人心中的“汉唐情结”相关
(二)甘肃以敦煌为主的“非文人画”美术,恰恰是在江南书画艺术成为主流前中国艺术的主流
(三)非文人画创作者的身份与20世纪中国美术大众化路线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亟待建立以中国价值观为核心的当代美术批评体系[J]. 孔维克. 美术. 2017(09)
[2]卷首语[J]. 尚辉. 美术. 2016(08)
[3]作为美术史叙事话语的“西北”——西北艺术与战时美术史叙事[J]. 彭肜,王永涛. 文艺研究. 2016(07)
[4]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 杨晓民. 读书. 2010(11)
[5]无声的庄严——敦煌与20世纪中国美术[J]. 张新英. 敦煌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220223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及20世纪中西文化对抗与交流中我国文化自信的动摇
二、20世纪重建文化自信的历程和对甘肃艺术资源的利用与改造
(一)解放前文化人和艺术家对甘肃及西部的发现
(二)毛泽东时代美术时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
(四)新世纪以来
三、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选取甘肃文化艺术资源的原因探析
(一)选择甘肃和西北与20世纪国人心中的“汉唐情结”相关
(二)甘肃以敦煌为主的“非文人画”美术,恰恰是在江南书画艺术成为主流前中国艺术的主流
(三)非文人画创作者的身份与20世纪中国美术大众化路线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亟待建立以中国价值观为核心的当代美术批评体系[J]. 孔维克. 美术. 2017(09)
[2]卷首语[J]. 尚辉. 美术. 2016(08)
[3]作为美术史叙事话语的“西北”——西北艺术与战时美术史叙事[J]. 彭肜,王永涛. 文艺研究. 2016(07)
[4]全球化时代的地域文化[J]. 杨晓民. 读书. 2010(11)
[5]无声的庄严——敦煌与20世纪中国美术[J]. 张新英. 敦煌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22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2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