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形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性转型探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5:27
随着新媒介形态转变,如何将传统文化使用新媒介扩大文化传播路径,创新文化传播模式,是目前需要高度关注的内容。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将媒介贯穿于文化发展的始终,通过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使民众可以通过新媒介掌握国家文化发展的历程,这是新时期实现和延续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方式。
【文章来源】:传媒论坛. 2020,3(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媒介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新启示
(一)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相融合
(二)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相融合
三、传统文化媒介融合存在的影响因素
(一)规则层面
(二)技术层面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与新媒介传播的创新构想
(一)完成创造性转换
(二)推进数字化改造
五、案例分析
(一)打造传统文化融媒系列品牌
(二)用新媒体语态活化传统文化传播
(三)用吸引人的标题适应新媒体传播
(四)用更富创造力的数字传播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廉政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探究[J]. 陶思言. 时代报告. 2020(07)
[2]新媒体时代下乡村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制约分析[J]. 赵子毓. 视听. 2020(05)
[3]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评《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J]. 魏加晓. 新闻与写作. 2020(05)
[4]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 孙子茜. 国际公关. 2020(01)
[5]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困境与突破[J]. 张秋瑰. 长江丛刊. 2019(27)
[6]融合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 邹静祺. 新媒体研究. 2019(16)
[7]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困境探析[J]. 安娜.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3)
[8]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对策研究[J]. 林彩红. 传媒论坛. 2019(12)
[9]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转换[J]. 牛凤燕. 理论学刊. 2018(05)
[10]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民族”与“流行”整合研究——基于媒介融合背景[J]. 张丽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232457
【文章来源】:传媒论坛. 2020,3(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媒介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新启示
(一)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相融合
(二)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相融合
三、传统文化媒介融合存在的影响因素
(一)规则层面
(二)技术层面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与新媒介传播的创新构想
(一)完成创造性转换
(二)推进数字化改造
五、案例分析
(一)打造传统文化融媒系列品牌
(二)用新媒体语态活化传统文化传播
(三)用吸引人的标题适应新媒体传播
(四)用更富创造力的数字传播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廉政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探究[J]. 陶思言. 时代报告. 2020(07)
[2]新媒体时代下乡村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制约分析[J]. 赵子毓. 视听. 2020(05)
[3]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评《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J]. 魏加晓. 新闻与写作. 2020(05)
[4]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 孙子茜. 国际公关. 2020(01)
[5]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困境与突破[J]. 张秋瑰. 长江丛刊. 2019(27)
[6]融合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 邹静祺. 新媒体研究. 2019(16)
[7]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困境探析[J]. 安娜.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3)
[8]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对策研究[J]. 林彩红. 传媒论坛. 2019(12)
[9]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转换[J]. 牛凤燕. 理论学刊. 2018(05)
[10]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民族”与“流行”整合研究——基于媒介融合背景[J]. 张丽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232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3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