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3:03
  生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从现实生活出发,审视、反观现实生活,最终回归于现实生活。从生活哲学角度看,生活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静态生活结果与动态生活过程的统一,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是人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活力、文化前景的高度信心。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自觉,是对文化不自信的超越,其目标是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凝聚“四个自信”的价值与追求,是更深厚的自信,包括文化道路自信、文化精神自信、文化能力自信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其中,文化道路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文化精神自信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信心;文化能力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对自身借鉴、吸收、包容世界优秀文化能力的高度信心。生活哲学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要造就一大批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时代新人”。他们是新时代的主人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具有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信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是新时代...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来源、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基本观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观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中的文化自信
    第一节 文化、文化自信的概念辨析
        一、文化概念的复杂性、多样性
        二、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中的文化
        三、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第二节 基于现实生活的文化自信的三重逻辑
        一、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
        二、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三、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第一节 文化自信的实质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形态
        二、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二节 文化自信的核心
        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二、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形态
        三、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
        四、文化自信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现实生活主体问题
    第一节 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群体主体
        一、文化自信的人民主体:中国人民
        二、文化自信的民族主体:中华民族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特殊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三节 “时代新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现实担当者
        一、“时代新人”需要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需要“时代新人”
    第四节 文化自信的人类主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逻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新特征及批判[J]. 张小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9)
[2]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J]. 李征.  红旗文稿. 2019(10)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交流的逻辑探究[J]. 王祯.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境遇与价值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J]. 郝立新,朱紫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11)
[5]试论文化自信的内容谱系、生成逻辑与建构方略[J]. 陈永胜,曹雅琴.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5)
[6]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探讨[J]. 邓纯东.  探索. 2018(05)
[7]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J]. 丁立群.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5)
[8]文化认同与制度式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 周琳娜,戴劲.  学术探索. 2018(08)
[9]文化自信的价值观意蕴[J]. 王国炜.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04)
[10]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 郭苗苗.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 2018(08)



本文编号:3269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69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