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0:40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内容,它建立在公民文化权利话语体系下,以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为目标,由此天然地成为政府职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理论在中国经历了认同到实践的历程,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则是开始期望建构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这一发展趋势耦合了治理理论要求的多元参与治理的价值目标,也奠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逻辑前提与实现基础。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日益壮大的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中也凸显出自身区别于政府部门的独特优势,这种来自民间、回报民间的相对灵活的运作机制也构成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利条件。由此,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这一课题的研究,获得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双重保障与支持。陕西作为文化大省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为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提供了条件。同时,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相对丰富的资料。笔者以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为依据,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概念、理论、内容,以及参与模式等展开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界定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
1. 社会力量
2. 公共文化服务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1. 公共产品理论
2.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治理理论
(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独特优势
2. 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定位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形式
二、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考察
(一)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构成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形式
(二)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总体成效
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2. 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3.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政策相继出台
(三)陕西社会力量参与的典型案例——大唐西市博物馆
1. 民营资本投资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2. 文化产业带动公益文化事业的运作经验
三、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
1. 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意识较薄弱
2. 社会力量参与供给能力受限制
3. 社会力量参与效果存在不均衡
(二)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制度不健全
2. 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3. 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结果的监管不到位
4. 社会力量自身发展有待规范
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国外经验
1. 美国民间主导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2. 英国合作共建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国内经验
1.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资助模式
2. 浙江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承包模式
(三)国内外经验对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启示
1. 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是基础保障
2. 合理分散政府权力是内在要求
3. 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是外在动力
4. 坚持因地制宜是重要前提
五、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制度建设
1. 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壮大的制度建设
2.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制度建设
(二)优化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的多种路径
1. 非公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参与路径
2. 科研院所和非营利组织以提供差别化服务为内容的参与路径
3. 公民个人以践行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参与路径
(三)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
1. 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基金”
2.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的经费保障
(四)强化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结果的监管力度
1. 建立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考核制度
2. 建立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问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治理视阈下的政府文化管理创新:陕西视角[J]. 刘吉发,吴绒.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2]反思与借鉴:美国公共文化政策对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现实启示[J]. 苗瑞丹. 学术论坛. 2013(10)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企业路径:治理的视域[J]. 刘吉发,吴绒,金栋昌.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3(05)
[4]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均等化与政府职能[J]. 曹海琴,张立克. 人民论坛. 2012(36)
[5]公共文化服务中民营企业角色类型及制约机制——基于“角色分离”的分析框架[J]. 林敏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01)
[6]英国“一臂之距”文化管理原则的启示[J]. 张雪莹. 传承. 2012(01)
[7]促进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途径与措施[J]. 马艳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11(23)
[8]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思考[J]. 陆建松,陆敏洁. 文物世界. 2011(03)
[9]我国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张国超.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4)
[10]伟大的力量来自于哪里——解读社会力量办馆助馆[J]. 王子舟.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研究[D]. 张波.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 姜亦凤.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3593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界定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
1. 社会力量
2. 公共文化服务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1. 公共产品理论
2.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治理理论
(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依据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独特优势
2. 社会力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定位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形式
二、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考察
(一)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构成
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
2.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容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形式
(二)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总体成效
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2. 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3.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政策相继出台
(三)陕西社会力量参与的典型案例——大唐西市博物馆
1. 民营资本投资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2. 文化产业带动公益文化事业的运作经验
三、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问题
1. 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意识较薄弱
2. 社会力量参与供给能力受限制
3. 社会力量参与效果存在不均衡
(二)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制度不健全
2. 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3. 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结果的监管不到位
4. 社会力量自身发展有待规范
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国外经验
1. 美国民间主导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2. 英国合作共建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国内经验
1.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资助模式
2. 浙江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承包模式
(三)国内外经验对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启示
1. 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是基础保障
2. 合理分散政府权力是内在要求
3. 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是外在动力
4. 坚持因地制宜是重要前提
五、陕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制度建设
1. 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壮大的制度建设
2.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制度建设
(二)优化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的多种路径
1. 非公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参与路径
2. 科研院所和非营利组织以提供差别化服务为内容的参与路径
3. 公民个人以践行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参与路径
(三)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
1. 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基金”
2.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的经费保障
(四)强化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结果的监管力度
1. 建立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考核制度
2. 建立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问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治理视阈下的政府文化管理创新:陕西视角[J]. 刘吉发,吴绒.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2]反思与借鉴:美国公共文化政策对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现实启示[J]. 苗瑞丹. 学术论坛. 2013(10)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企业路径:治理的视域[J]. 刘吉发,吴绒,金栋昌.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3(05)
[4]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均等化与政府职能[J]. 曹海琴,张立克. 人民论坛. 2012(36)
[5]公共文化服务中民营企业角色类型及制约机制——基于“角色分离”的分析框架[J]. 林敏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01)
[6]英国“一臂之距”文化管理原则的启示[J]. 张雪莹. 传承. 2012(01)
[7]促进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途径与措施[J]. 马艳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11(23)
[8]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思考[J]. 陆建松,陆敏洁. 文物世界. 2011(03)
[9]我国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张国超.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4)
[10]伟大的力量来自于哪里——解读社会力量办馆助馆[J]. 王子舟.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研究[D]. 张波.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 姜亦凤.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73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7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