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12: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反映了一个成熟的政党和充满生机的国家在理论和信仰上的忠诚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政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将文化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深刻认识到其对国家、民族、人民发展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时刻,既需要深厚的物质支撑,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也难以实现伟大复兴。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表征着对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而中国伟大实践的巨大成就铸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催生着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立足时代特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对文化不断深化认识、实践、总结而形成的高度自信。其本质是精神自信。其特征是在不断推进与发展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实践和传统文化科学融合,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依据;在发展的载体上,能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内涵。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观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坚定文化...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文化自信观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二)列宁的文化观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观的基石
(一)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丰富内容
(二)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源头滋养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和创新是文化自信思想的来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的实践基础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本质与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与本质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观的本质
二、文化自信观的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合”
(二)文化自信观的“立”
(三)文化自信观的“强”
三、文化自信观是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自信观的理论逻辑
(二)文化自信观的历史逻辑
(三)文化自信观的现实逻辑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自信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二)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调配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三)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自信
(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精神力量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打造文化自信观的灵魂
(一)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建设网络文化意识形态主阵地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对国内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自信是坚持“三个自信”的精神根基
(四)文化自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
(五)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意义
(一)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推行“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生成渊源[J]. 胡旭华,冯夏根.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8)
[2]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发展脉络研究[J]. 郭凤志.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1)
[3]2017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J]. 人民论坛课题组,陈琳,于飞. 人民论坛. 2017(17)
[4]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J]. 石文卓.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5]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 陈先达. 党建. 2017(05)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 杜芳. 探索. 2017(02)
[7]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J]. 魏志敏,单春晓.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8]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探究[J]. 刘林涛.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2)
[9]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分析[J]. 孟睿.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1)
[10]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问题[J]. 秦志龙,王岩. 科学社会主义. 2017(01)
本文编号:3301989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文化自信观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二)列宁的文化观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观的基石
(一)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丰富内容
(二)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的源头滋养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和创新是文化自信思想的来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思想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探索的实践基础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本质与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与本质
(一)文化自信观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观的本质
二、文化自信观的特征
(一)文化自信观的“合”
(二)文化自信观的“立”
(三)文化自信观的“强”
三、文化自信观是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文化自信观的理论逻辑
(二)文化自信观的历史逻辑
(三)文化自信观的现实逻辑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自信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二)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调配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三)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自信
(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精神力量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打造文化自信观的灵魂
(一)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建设网络文化意识形态主阵地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对国内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自信是坚持“三个自信”的精神根基
(四)文化自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
(五)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观推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意义
(一)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推行“一带一路”倡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生成渊源[J]. 胡旭华,冯夏根.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8)
[2]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发展脉络研究[J]. 郭凤志.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1)
[3]2017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J]. 人民论坛课题组,陈琳,于飞. 人民论坛. 2017(17)
[4]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J]. 石文卓.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5]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J]. 陈先达. 党建. 2017(05)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 杜芳. 探索. 2017(02)
[7]关于“文化自信”的思考[J]. 魏志敏,单春晓.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8]文化自信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探究[J]. 刘林涛.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2)
[9]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分析[J]. 孟睿.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1)
[10]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问题[J]. 秦志龙,王岩. 科学社会主义. 2017(01)
本文编号:3301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0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