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21:24
  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所创造的,并留存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遗产利用的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文化遗产在国家安全、民族复兴、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的作用,在总结中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观,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从理论渊源来看,习近平文化遗产观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和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生成具有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及实践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其历史逻辑;应对世界文化交锋、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资源是其价值逻辑;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与破坏性,保护与利用的复杂性,以及文化遗产的世界意义是其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保护主体、保护理念、保护方式、保护成果等多个方面。从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社会发展...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价
    1.3 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3.1 重点与难点
        1.3.2 可能的创新或特色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遗产观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遗产观
    2.2 文化遗产学的相关内容
        2.2.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2.2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生成逻辑
    3.1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历史逻辑
        3.1.1 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
        3.1.2 来自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胜利的实践
        3.1.3 发展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3.2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价值逻辑
        3.2.1 应对全球文化交锋的深层根基
        3.2.2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
        3.2.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力量
    3.3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实践逻辑
        3.3.1 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与破坏性
        3.3.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复杂性
        3.3.3 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主要内容
    4.1 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价值
        4.1.1 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
        4.1.2 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
        4.1.3 民族复兴的文化引领
    4.2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体责任
        4.2.1 突出各级党委责任意识
        4.2.2 动员群众参与保护管理
        4.2.3 构建社会协同保护机制
    4.3 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手段方式
        4.3.1 提出新时代保护理念
        4.3.2 提倡应用科技手段
        4.3.3 倡导文旅融合方式
        4.3.4 主张开展国际合作
    4.4 破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关系
        4.4.1 保护是首要前提
        4.4.2 谨慎利用是途径
        4.4.3 保护发展相统一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鲜明特征和时代价值
    5.1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鲜明特征
        5.1.1 唯物辩证性
        5.1.2 高度自信性
        5.1.3 人民主体性
    5.2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理论意义
        5.2.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传承性
        5.2.2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人民性
        5.2.3 创新了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作用
    5.3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实践价值
        5.3.1 指导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5.3.2 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创新发展
        5.3.3 促进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互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文化遗产观及其时代价值[J]. 鲍展斌,李包庚.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8)
[2]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遗产观研究[J]. 欧阳雪梅.  湖南社会科学. 2018(06)
[3]大运河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J]. 连冬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4]习近平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思想研究[J]. 王淳天.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07)
[5]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及其指导意义述论[J]. 余池明.  中国名城. 2018(04)
[6]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思想探析[J]. 时玉柱.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02)
[7]习近平文物事业法治思想研究[J]. 张舜玺.  中国法学. 2017(04)
[8]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J]. 连冬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7)
[9]论习近平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思想[J]. 李学嘉,邹伟华,邹芙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10]秉持文物保护正确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励小捷.  求是. 2015(15)



本文编号:3302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02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