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应用

发布时间:2021-08-02 20:40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国内外"可及性"的概念内涵与评价维度,构建了包含可得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五个维度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北京650位村民样本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水平得分为62.01分,接近"一般"水平。文章最后从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创新服务模式、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文章来源】:图书馆.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回顾
    2.1 可及性概念
    2.2 公共服务可及性评价
    2.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
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指标设置与选择
        3.1.1 维度指标选取
        3.1.2 指标测量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评价方法
        3.3.1 各指标标准化得分的计算
        3.3.2 综合指数及得分的计算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可靠性分析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可适应性得分最高,为75.38分,位于“较高”等级。
        (2)可得性得分最低,为41.66分,接近“较低”等级。
        (3)可达性与可接受性得分相当,分别为67.45分、68.10分,接近可及性“一般”等级。
        (4)可负担性得分为57.45分,位于“一般”水平。
5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均等化视角下天津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及提升策略[J]. 王元明,杨楠,王雪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3)
[2]大都市乡村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价及空间治理启示——以上海市青浦区203个村居单元为例[J]. 代兵.  上海国土资源. 2019(04)
[3]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2)
[4]基于公众满意度的政府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研究[J]. 白晶,冯丹娃,张睿.  情报科学. 2019(09)
[5]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农村贫困效应检验:基于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的双重审视[J]. 朱盛艳,李瑞琴.  农村经济. 2019(08)
[6]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演进、效能评价与提升路径[J]. 吴江,申丽娟,魏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7]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J]. 赖作莲.  北方经济. 2019(07)
[8]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J]. 李国新.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04)
[9]新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古丽尼格尔·艾赛提,王昕,魏晶晶.  卫生软科学. 2019(07)
[10]东部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 寇垠,刘杰磊.  图书馆论坛. 2019(11)



本文编号:3318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18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