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自觉与“我构”回归——基于畲族文化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1-08-06 10:22
  文化重构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动性变迁方式,是民族文化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生境的必然结果。对畲族文化变迁进行历史人类学考察后,我们发现畲族文化重构经历了从"游耕"向"定耕"、从"自发"向"自觉"、从"我构"向"他构"的阶段性转变。畲族的文化重构从传统的"我构"转变为"他构"后,引发了群体内部的认同困境,也引发了群体外部的质疑。厘清当前文化重构中"我构"与"他构"的关系,实现从"他构"向"我构"的回归,是破解当前文化重构困境的关键。因此,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觉"尤其是民族精英的率先自觉,在当代民族文化重构中显得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题与概述
二、畲族文化重构的历史分期及特点
    (一) 1949年前畲族文化重构的传统时期:从游耕走向定耕
    (二)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畲族文化重构的新时期:从自发到自觉
    (三) 20世纪80年代后畲族文化重构的多元时期:从“我构”走向“他构”
三、启示: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重构回归“我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精英与群体认同——当代畲族文化重构中民族精英角色的人类学考察[J]. 方清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回族节日文化重构的几种类型——基于云南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J]. 朱潇潇,桂榕.  回族研究. 2013(03)
[3]当代语境下民族文化发展性重构研究[J]. 喇明英.  社会科学研究. 2013(01)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J]. 毛巧晖.  文化遗产. 2012(04)
[5]传统的继承与重构: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J]. 桂榕.  民族研究. 2012(02)
[6]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J]. 杜芳娟,陈晓亮,朱竑.  地理科学. 2011(12)
[7]心灵传承视角下壮族布洛陀信仰的当代重构及其意义[J]. 和晓蓉.  广西民族研究. 2011(04)
[8]文化重构视野下的红瑶妇女生计变迁研究——以龙脊梯田景区黄洛瑶寨为例[J]. 张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地方知识与文化重构[J]. 张昌山.  思想战线. 2011(04)
[10]甘青地区藏族的端午节传说研究[J]. 白晓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博士论文
[1]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研究[D]. 闫晶.江南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25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25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