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洱海鱼鹰驯养狩猎活动的复兴与文化再生产

发布时间:2021-08-20 11:58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活动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以大理洱海鱼鹰驯养捕鱼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及访谈等方法,以文化复兴与文化再生产为研究视角,分析大理洱海鱼鹰驯养捕鱼文化再生产,实现当代复兴的过程。探讨了洱海鱼鹰驯养捕鱼的历史变迁中,持有群体的思想、态度及其行为的选择,如何形成文化再生产的动力和有效机制。洱海鱼鹰驯养捕鱼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传统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内部驱动力是该文化持有群体的文化觉醒;其外部驱动力是对传承主体参与制度化建设的加强。这两个方面的驱动力统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就能够促进其本体向文化生产力的方向转变。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20,5(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洱海鱼鹰驯养捕鱼的历史沉浮与当代复兴
2 洱海鱼鹰驯养捕鱼文化觉醒与再生产的发生
    2.1重新发现传统狩猎文化
    2.2 传统狩猎活动的创新发展
3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启示
    3.1 文化觉醒是传统狩猎活动复兴与文化再生产的内在动力
    3.2 加强传承主体参与制度化建设是传统狩猎活动复兴与文化再生产的外在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理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研究[J]. 刘德军,张兆龙,曹冲.  大理大学学报. 2017(12)
[2]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J]. 韩士海.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3]历史与现实双重视角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路径研究[J]. 吕其镁,陈光辉,刘世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1)
[4]洱海区域鱼鹰驯养捕鱼活动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 刘德军.  大理大学学报. 2016(12)
[5]国学与软实力建设[J]. 李中华.  秘书工作. 2014(01)
[6]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分析[J]. 熊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李辉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硕士论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 温双双.江西师范大学 2017
[2]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规划及保护性开发[D]. 马佩佩.广西师范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353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53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