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非遗视角下滇西“本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04:21
  曾经盛极一时的辽帝国最终随着金朝的兴起壮大而瓦解冰消,契丹文化在中原地区也几乎不复存在,而蒙元后迁居云南滇西地区的契丹后裔"本人"则在滇西茂密的山林间坚守着契丹文化的同时,与当地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孕育出许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本文结合契丹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并尝试探究契丹后裔"本人"族群的社会风俗礼仪,分析"本人"风俗习惯现状,探寻古老的契丹文化在滇西高原上能够生根发芽、重获新生的原因。 

【文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1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婚丧习俗
    (一)婚姻习俗
    (二)丧葬习俗
二、文化艺术
    (一)语言文字
    (二)民间文学
    (三)民间音乐
    (四)体育文化
    (五)手工工艺
        1. 镂刻
        2. 雕塑
        3. 剪纸和刺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赤峰地区辽代佛塔看辽代佛像的造像艺术[J]. 李悦.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2)
[2]影响晚清政局变动的皇室人口生育问题[J]. 杜家骥.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08)
[3]宋辽时期足球与马球运动之比较[J]. 刘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8)
[4]论金代女真人与契丹人的婚姻关系[J]. 夏宇旭.  北方文物. 2008(02)
[5]西昌出土的南诏、大理国火葬墓陶罐[J]. 李明贵.  收藏界. 2007(09)
[6]伯牙吾氏泰不华事迹补考[J]. 王颋.  民族研究. 2007(02)
[7]云南“本人”的红细胞血型分布及其与契丹人血缘关系的探讨[J]. 郝露萍,肖春杰,张卫红,陶永琏,周曾娣,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 1995(03)
[8]云南契丹小字的遗存与释义[J]. 杨毓骧.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
[9]施甸“本人”语言否定副词“i”[J]. 那顺乌日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2(03)
[10]內蒙古昭盟巴林左旗双井沟辽火葬墓[J]. 赵信.  考古. 1963(10)



本文编号:3354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54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