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我国未识别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19:32
  "未识别民族"是指未被中国政府官方正式认定为某一民族的特殊民族人们共同体,也可能是民族成分不明晰而未获官方正式承认的民族,这些未识别民族是我国早期少数民族识别工作过程中的重要遗存。他们大多分布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历史悠久且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产生于过去,但其文化脉络却延续至当今未识别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并不断的向前发展。保护未识别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凝集民族精神,提高身份认同感,维系该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西部皮革. 2020,42(1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未识别民族
2 未识别民族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未识别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1 未识别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2 非遗保护对于未识别民族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J]. 李凌霄.  长江丛刊. 2019(08)
[2]家人“哈戎”仪式的象征结构[J]. 李技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04)
[3]贵州黄平革家传统蜡染艺术文化特色研究[J]. 张建.  丝绸之路. 2012(06)
[4]从哈戎节看贵州省黄平(亻革)家枫香寨旅游开发[J]. 雷晴岚.  丝绸之路. 2010(12)
[5]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意义[J]. 曹新富.  今日民族. 2007(06)
[6]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 王明珂.  历史研究. 2001(05)
[7]论中国农民画[J]. 郎绍君.  文艺研究. 1989(03)
[8]夏尔巴人及其舞蹈[J]. 黄万黎.  艺研动态. 1987(04)



本文编号:3358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58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