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牡丹江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4:3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升牡丹江旅游吸引力,推动牡丹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营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牡丹江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软实力较强,但没能与营销充分结合。近年来,牡丹江旅游业发展速度放缓,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景区日益变化的心理需求,必须要制定符合景区特质的旅游营销策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文化需求、产业融合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案例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文化软实力与旅游的关系,并进而推演出文化软实力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系,并结合牡丹江旅游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在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下,牡丹江运用文化软实力进行旅游营销的原则、目标。同时针对牡丹江市的文化软实力没能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不够,营销策略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拓宽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工作,初步构建了牡丹江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体系。以期为牡丹江旅游营销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牡丹江旅游品牌宣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因素识别[J]. 杨伯儒.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7)
[2]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J]. 黄伟伦,金玲玲,陶思园. 纳税. 2019(05)
[3]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J]. 徐翠蓉,张广海. 统计与决策. 2018(23)
[4]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金融体系构建[J]. 吴鹤. 税务与经济. 2018(03)
[5]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展示[J]. 李春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2)
[6]新潮故宫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与启示[J]. 刘亦璇. 当代经济. 2018(02)
[7]基于蒙古族文化视角下的吉林省特色城镇发展分析[J]. 李博. 黑龙江科学. 2017(23)
[8]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研究——基于全国31省市的PEF实证分析[J]. 杨春宇,邢洋,左文超,肖宏,高红艳. 旅游学刊. 2016(04)
[9]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华.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8)
[10]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刘亚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3)
博士论文
[1]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 李萌.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南平市政府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陈夏.福建农林大学 2017
[2]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姚瑶.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井岗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黄斌.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D]. 辛欣.河南大学 2013
[5]访沪游客选择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D]. 戴志伟.上海交通大学 2013
[6]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 王纯纯.中央民族大学 2011
[7]南阳市重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郑英.浙江海洋学院 2011
[8]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D]. 陈帅.东北师范大学 2010
[9]基于文化旅游理念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 宁鸿博.燕山大学 2009
[10]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研究[D]. 崔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2958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牡丹江旅游品牌宣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因素识别[J]. 杨伯儒.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7)
[2]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J]. 黄伟伦,金玲玲,陶思园. 纳税. 2019(05)
[3]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J]. 徐翠蓉,张广海. 统计与决策. 2018(23)
[4]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金融体系构建[J]. 吴鹤. 税务与经济. 2018(03)
[5]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文化生产力与人类文明的跃迁》展示[J]. 李春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2)
[6]新潮故宫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与启示[J]. 刘亦璇. 当代经济. 2018(02)
[7]基于蒙古族文化视角下的吉林省特色城镇发展分析[J]. 李博. 黑龙江科学. 2017(23)
[8]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研究——基于全国31省市的PEF实证分析[J]. 杨春宇,邢洋,左文超,肖宏,高红艳. 旅游学刊. 2016(04)
[9]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华.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8)
[10]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 刘亚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3)
博士论文
[1]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 李萌.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南平市政府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陈夏.福建农林大学 2017
[2]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姚瑶.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井岗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黄斌.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D]. 辛欣.河南大学 2013
[5]访沪游客选择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D]. 戴志伟.上海交通大学 2013
[6]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 王纯纯.中央民族大学 2011
[7]南阳市重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郑英.浙江海洋学院 2011
[8]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D]. 陈帅.东北师范大学 2010
[9]基于文化旅游理念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 宁鸿博.燕山大学 2009
[10]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研究[D]. 崔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2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7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