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09:03
  在我国,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城市。蒙古族文化具有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特点。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政府是保护蒙古族文化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蒙古族文化,各级政府应当发挥有效的政府作用来完成蒙古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本文从政府作用的角度出发,以行政管理学为主,结合民族学,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首先,通过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政府作用概况的分析,作者发现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政府作用方面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蒙古族文化形象工程现象比较明显;二、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堪忧;三、蒙古族历史文物缺乏科学保护;四、蒙古族文化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关系不均衡。之后,客观上作者细致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一、政府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角色扮演不足;二、政府职能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中发挥的效果有限;三、蒙古族文化保护的主体和力量单一;四、法律体系不完善;五、蒙古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六、蒙古族文化保护的文化环境情况堪忧。最后,作者试图提出以下六个方面完善政府作用...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地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蒙古族文化
        2.1.2 政府职能
        2.1.3 政府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责任型政府职能理论
        2.2.2 治理理论
3 政府作用视角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现状
    3.1 政府主导下制定的战略和提案
        3.1.1 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
        3.1.2 政府提出打造草原文化城市名片的提案
    3.2 政府主导下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2.1 申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2.2 举办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
    3.3 政府主导下的蒙古族历史文物保护
        3.3.1 普查呼和浩特市境内历史文物
        3.3.2 修复蒙古族历史文物古迹
    3.4 政府主导下的校园蒙古族文化教育
        3.4.1 开设蒙古族文化校本课程
        3.4.2 建立校园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
    3.5 政府主导下的蒙古族文化产业发展
        3.5.1 培育蒙古族文化产品品牌
        3.5.2 推动蒙古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4 政府作用视角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 蒙古族文化工程形象化现象比较明显
        4.1.1 蒙古族文化建筑特色景观街质量堪忧
        4.1.2 蒙古族文化活动较为形式化
    4.2 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不佳
        4.2.1 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
        4.2.2 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范围不广范
    4.3 蒙古族历史文物缺乏科学保护
        4.3.1 蒙古族历史文物遭到破坏
        4.3.2 蒙古族历史文物缺乏实际保护
    4.4 蒙古族文化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关系不均衡
        4.4.1 蒙古族文化商品发展受旅游业影响明显
        4.4.2 蒙古族文化产品失去传统内涵
        4.4.3 蒙古族文化旅游服务出现多元化
5 政府作用视角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政府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角色扮演不足
        5.1.1 政府自身存在功利性
        5.1.2 政府的文化保护意识出现偏差
        5.1.3 政府在文化保护中的角色认知不足
    5.2 政府职能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中发挥的效果有限
        5.2.1 政府的文化职能不够明确
        5.2.2 政府的文化职能出现缺位和越位
    5.3 蒙古族文化保护的主体和力量单一
        5.3.1 政府的文化部门设置和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
        5.3.2 公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5.3.3 蒙古族文化保护的合作网络不完善
    5.4 法律体系不完善
        5.4.1 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5.4.2 法律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5 蒙古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
        5.5.1 重视经济发展轻视蒙古族文化保护
        5.5.2 政府对蒙古族文化保护的财政投入不足
    5.6 蒙古族文化保护的现实环境薄弱
        5.6.1 民族文化传承存在自身上的悖论
        5.6.2 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
6 政府作用视角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完善对策
    6.1 政府要正确扮演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角色
        6.1.1 政府要增强蒙古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6.1.2 政府要争做民族文化保护的引导者
    6.2 有效发挥政府在蒙古族文化保护中的文化职能
    6.3 促进蒙古族文化保护主体和力量的多元化
        6.3.1 整合政府部门设置,提高专业队伍建设
        6.3.2 加强公民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自觉性
        6.3.3 完善蒙古族文化保护的合作网络
    6.4 完善法律体系
    6.5 平衡蒙古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6.5.1 规范民族文化市场环境
        6.5.2 融合旅游业,合力保护开发蒙古族文化
        6.5.3 拓宽蒙古族文化保护资金来源渠道
    6.6 培育蒙古族文化保护的文化环境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保护中政府作用研究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探究——以云南省耿马县为例[J]. 罗添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06)
[2]丽江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现状·问题·策略[J]. 赵润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06)
[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J].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02)
[4]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J]. 吴琼,潘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10)
[5]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同演进问题探析[J]. 陆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8(05)
[6]地方政府建设中民族历史文化保护的互动研究[J]. 刘璐,何晓清.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8)
[7]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民族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为考察对象[J]. 曾天然,张洪林.  学术研究. 2018(0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探索与实践[J]. 梁罡.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2)
[9]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J]. 康亚丽,韩亚男.  汉字文化. 2018(01)
[10]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治理中的应用[J]. 朱慧.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8)

博士论文
[1]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研究[D]. 王珍.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 陈廷亮.中央民族大学 2009
[3]政府职能的需求与供给研究[D]. 高兴武.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千户苗寨文化保护中政府的职能研究[D]. 陈忠祥.中央民族大学 2019
[2]政府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田思婕.云南财经大学 2018
[3]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 叶森浩.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甘肃肃北蒙古族文化传承与发展[D]. 韩积罡.燕山大学 2016
[5]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管理模式研究[D]. 武限.云南财经大学 2015
[6]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薛茹.内蒙古大学 2015
[7]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探究[D]. 吴希捷.华东政法大学 2015
[8]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D]. 王腾.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D]. 何耀.贵州师范大学 2015
[10]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何金权.云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34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34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