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05 02:50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出台与推行,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种关注不仅表现在《公约》缔约国数量的增加与各国相关实践的深入,也展现在《公约》及其相关国际文书中所强调的多边对话、相互尊重、以社区为中心等一系列由理念构成的工作原则在各缔约国保护实践中的逐步内化。只是在内化过程中,上述国际理念与缔约国复杂的文化事实磋磨出各种"水土不服"的现象。检省这些现象所展露的困境与经验,探讨其背后的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让上述理念不至变为囿束,转而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俗精英的传统化实践与新文化保守主义
二、模式化困境的利弊分析与基于文化间对话的国际范例
    (一)国际原则与工作框架的模式化
    (二)“优秀实践名录”中的国际经验
三、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化解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冲突[J]. 王晓升.  探索与争鸣. 2019(0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J]. 巴莫曲布嫫,张玲.  民族文学研究. 2016(03)
[3]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 郭建宁.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47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7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