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湄潭县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5:06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被称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将辐射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也依赖于这五方面的健康发展。其中,文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固的精神基石,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与生存要素。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大环境下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二者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互推互助的关系。当前,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难度也正逐步加大,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的、多变的文化需求问题亟待国家高效的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来予以应对,这就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工作方面,既是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处于变化中的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工作要始终秉持一种“厚古创今”理念,“厚古”即对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要善于扬弃,“创今”即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各地发展状况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持正确动机,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与价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从“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频率”与“期望举办公共两个方面来反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状况。一方面,如图 2-4 中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频率是?”问题结果中,选择比例几次、一个月一次或几次,占总人数比分别是 34.87%、32.31%是一天一次或几次、从不参与、一个礼拜一次或几次,占总人、13.85%、14.87%。由此可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低频率的人数一年或者一个月才参加几次,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高频率的人数一个礼拜或者一天参加几次,更有一部分人是从不参与相关活
图 2-5潭县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情况调查结果。对湄潭县公共文化完善情况主要从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访者的相关答题结果中获取,包设情况维度的五个方面,分别是步行时长、考虑因素、比较满意度题、阻碍参与因素,以下重点分析其中的四个方面,如下:)“您步行到离您最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要花多长时间?”问示,如图 2-6 中,步行时长为 1 个小时以上的有 46 人,30 分钟-有 43 人,20-30 分钟的有 54 人,然而 10 分钟以内的有 13 人,1039 人。可以明显看出,步行花费 30 分钟以内的人数远远低于花费 3数。由此,大部分人距离附近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还是较远的的人较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厘清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产业的关系[J]. 傅铭. 人民论坛. 2017(20)
[2]茶旅一体化发展的湄潭样板[J]. 瞿欣含,彭仕江. 当代贵州. 2016(23)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诉求与现实应对策略[J]. 魏翠玲,李素娟,朱丽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治理:维度、框架与路径[J]. 石冉,张学昌. 农村经济. 2015(11)
[5]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 熊英. 农业经济. 2015(11)
[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民间参与的主体、方式和内容[J]. 马艳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15(12)
[7]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 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 茶叶科学. 2015(03)
[8]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探析[J]. 公共文化立法课题组,范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5)
[9]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 李强,陈振华,张莹.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1)
[10]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定位[J]. 何翔舟,金潇. 学术月刊. 2014(08)
博士论文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 孔进.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D]. 胡锡.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张蕊.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石玢岩.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武汉市蔡甸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彭升.湖北大学 2014
[5]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 潘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D]. 舒雯.浙江大学 2013
[7]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 黄洁英.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978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持正确动机,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与价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从“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频率”与“期望举办公共两个方面来反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状况。一方面,如图 2-4 中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频率是?”问题结果中,选择比例几次、一个月一次或几次,占总人数比分别是 34.87%、32.31%是一天一次或几次、从不参与、一个礼拜一次或几次,占总人、13.85%、14.87%。由此可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低频率的人数一年或者一个月才参加几次,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高频率的人数一个礼拜或者一天参加几次,更有一部分人是从不参与相关活
图 2-5潭县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情况调查结果。对湄潭县公共文化完善情况主要从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访者的相关答题结果中获取,包设情况维度的五个方面,分别是步行时长、考虑因素、比较满意度题、阻碍参与因素,以下重点分析其中的四个方面,如下:)“您步行到离您最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要花多长时间?”问示,如图 2-6 中,步行时长为 1 个小时以上的有 46 人,30 分钟-有 43 人,20-30 分钟的有 54 人,然而 10 分钟以内的有 13 人,1039 人。可以明显看出,步行花费 30 分钟以内的人数远远低于花费 3数。由此,大部分人距离附近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还是较远的的人较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厘清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产业的关系[J]. 傅铭. 人民论坛. 2017(20)
[2]茶旅一体化发展的湄潭样板[J]. 瞿欣含,彭仕江. 当代贵州. 2016(23)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诉求与现实应对策略[J]. 魏翠玲,李素娟,朱丽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治理:维度、框架与路径[J]. 石冉,张学昌. 农村经济. 2015(11)
[5]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 熊英. 农业经济. 2015(11)
[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民间参与的主体、方式和内容[J]. 马艳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15(12)
[7]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 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 茶叶科学. 2015(03)
[8]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探析[J]. 公共文化立法课题组,范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5)
[9]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 李强,陈振华,张莹.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1)
[10]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中国定位[J]. 何翔舟,金潇. 学术月刊. 2014(08)
博士论文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 孔进.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D]. 胡锡.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张蕊.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石玢岩.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武汉市蔡甸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彭升.湖北大学 2014
[5]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 潘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D]. 舒雯.浙江大学 2013
[7]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 黄洁英.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9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6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