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重塑空间:浅谈博物馆的非遗类展览

发布时间:2022-01-06 12:18
  当前国内博物馆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非遗精品展、非遗传承人活态展、非遗与当代艺术结合展、非遗历史展以及非遗场景再现展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理念,提出非遗类展览的新类型。此类展览将展厅塑造为家庭与工作环境之外的"第三空间",使展场空间成为观众主动体验非遗的理由。观众在参观这种展览时,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从而可能将参观体验带出博物馆,将保护与传承非遗的理念带进日常生活中。 

【文章来源】:博物馆管理.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对非遗的理解及对应的博物馆展览类型
二博物馆非遗类展览的问题
    (一)博物馆展览无法体现非遗背后的社会关系
    (二)“非遗”还是“民俗”?
三塑造“第三空间”:星巴克的启示
    (一)打破博物馆叙事
    (二)创造以非遗为背景的“第三空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类非遗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策略[J]. 肖雪锋,刘磊.  当代传播. 2018(06)
[2]历史陈列的叙事学模型解读与建构——从内容设计到展览表现[J]. 刘佳莹,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2017(02)
[3]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J]. 户晓辉.  民俗研究. 2015(01)
[4]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J]. 萧放.  民族艺术. 2009(01)
[5]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兼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J]. 吕建昌,廖菲.  中国博物馆. 2006(01)



本文编号:3572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72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