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媒体语境下粉丝文化的权力与对抗

发布时间:2022-01-10 07:36
  粉丝文化起源于青年亚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近几十年来,随着视听媒介逐渐丰富、大众越发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追星行为日常化、普遍化,粉丝文化也随之迅速发展、蓬勃。如今粉丝文化已经跳脱出“小众文化”的范畴,成为了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成为了粉丝文化发展的助益,粉丝一直以来都是新媒介的积极使用者。一方面,新的媒介为粉丝追星行为助力,追星无时差、交流无障碍;另一方面,粉丝对新媒介的使用也产生了依赖,追星逐渐发展成为了偶像“买买买”和疯狂“刷数据”的畸形价值形态。因而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文化发展呈现出一些前互联网时期的新特点,如产业化、数据化、合作化、泛化等。当代粉丝文化的快速发展甚至是“野蛮生长”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粉丝在发展中不断寻求自身权力的拓展并与周围环境产生摩擦。因而在粉丝群体内部,斗争、脱粉、控评等成为日常;在粉丝群体外部,粉丝与非粉丝、明星、平台等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粉丝文化整体表现出越发紧张的关系和越发激烈的冲突。以往的粉丝文化研究往往从粉丝身份认同、粉丝社群建构、粉丝消费行为等视角切入,或进行单一粉丝群体的个案研究,难以解释这种权力的冲突现象,因而本文以权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媒体语境下粉丝文化的权力与对抗


粉丝、粉都与粉丝文化关系示意图

示意图,粉丝,示意图,媒体


16图1.2粉丝文化内外部示意图粉丝文化内核从事着粉丝文化的内容生产功能,内部不间断地进行高频交流,结合较为紧密,不断为粉丝提供新的价值与动力,促使其内部常变常新;而外围的结构是内部的外化,较为松散,与粉丝社群的外部从事着信息交换;在粉丝文化的活动中,粉丝与外部的关系影响着粉丝整体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象。因而第三章与第四章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阐释粉丝文化内外的权力与对抗现象并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2.3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文化2.3.1新媒体关于如何定义新媒体,学界众说纷纭,学者们进行定义的侧重也各有不同。学者匡文波倾向于通过传播的技术手段来区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因而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1]。学者彭兰在重视技术手段之外,还在定义中加入了新媒体的特点,即“‘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2]。目前新媒体的概念已经形成了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新媒体意为“网络媒体”,而广义的新媒体“则是作为人类一种全新生存方式出现的‘新媒体’”[3],伴随它而来的是全人类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在学界中比较广为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新媒体之“新”是“相对新”,“新[1]匡文波.关于新媒体核心概念的厘清[J].新闻爱好者,2012(19):32.[2]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3):125.[3]张立斌.“新媒体”概念辨析与传统媒体尴尬处境[J].青年记者,2015(28):67.

图片,粉丝,事件


35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1]即对于已知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的再创造。227事件起因于微博用户“迪迪出逃记”在微博上发布了同人小说《下坠》的最新章节,由于文章中肖战的设定为具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女性工作者,肖战粉丝认为该作品“女化”“侮辱”了偶像,因而从2月24日始,肖战粉丝联合将这一文章以“传播淫秽色情”和“描述未成年性行为”的理由举报。举报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在之后的几天内,不仅AO3作品库被封、大陆用户无法访问,Lofter的内容遭到大量清理,B站等网站的同性内容也被封禁。由2月27日始,欧美圈、日韩圈、二次元圈等一系列同人相关圈子的粉丝开始了对肖战粉丝的联合反攻,称为“227大团结”。双方在互联网展开激烈的骂战,并围绕肖战的商业价值进行持续的打压与对抗。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恶劣影响。最终事件以肖战粉丝在舆论大战中落败,肖战工作室、肖战后援会、肖战部分粉丝公开道歉告终。图3.1同人文《下坠》介绍页图片[1]百度百科.同人[DB/OL].(2018-08-18)[2020-03-02].https://baike.baidu.com/item/同人/5263717#viewPageConten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偶像粉丝参与式文化的特征与意义[J]. 宋雷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2)
[2]观看—参与—表演:数字媒介技术驱动下粉丝文化权力的结构性演变[J]. 傅琳雅.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05)
[3]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权力”之争[J]. 郑维伟.  学海. 2018(03)
[4]制造偶像:反思粉丝参与时代的结构性屈从与抵抗——对SNH48组合及其粉丝社群的一项考察[J]. 严晶晔,何天平.  新闻春秋. 2018(02)
[5]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J]. 斯图亚特·霍尔,肖爽.  上海文化. 2018(02)
[6]拟态亲密关系:一项关于养成系偶像粉丝社群的新观察——以TFboys个案为例[J]. 朱丽丽,韩怡辰.  当代传播. 2017(06)
[7]同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以《此间的少年》为例[J]. 骆天纬.  知识产权. 2017(08)
[8]趣缘群体之“粉都”效应——社交媒体时代图书出版发行的新路径[J]. 张炳杰.  出版发行研究. 2016(11)
[9]从“文本盗猎”到“公民参与”:詹金斯的“参与性”媒介受众研究[J]. 汪金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 彭兰.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3)

博士论文
[1]文化对抗·文化疏离·文化衍替[D]. 顾亦周.苏州大学 2017
[2]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粉丝文化研究[D]. 姜明.吉林大学 2016
[3]权力的眼睛[D]. 徐国超.吉林大学 2013
[4]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D]. 韩红艳.复旦大学 2012
[5]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 杨玲.首都师范大学 2009
[6]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 邓惟佳.复旦大学 2009
[7]虚拟社区成员联结机制研究[D]. 楼天阳.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网络粉丝社群的权力机制研究[D]. 梁静.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网络空间中的粉丝权力研究[D]. 鲍玉莹.苏州大学 2018
[3]抵抗的“假面”:粉丝的另类文化实践与虚拟社群互动[D]. 郝思佳.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媒体使用变迁中的中国网络同人抵抗研究[D]. 孙艳君.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5]成年女性粉丝中的性别政治[D]. 黄淑贞.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0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80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