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金陵刻经处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1 06:22
本文旨在数字化时代文旅融合的视野下,以金陵刻经处为例,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有效的活态化研究:聚焦非遗的"活态流变",发掘其创新的原动力,并以创新设计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融合于当下的生活方式,实现其文化创新的多样化方式,构建"传承人-非遗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体现更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在研学旅行、生活化体验之旅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播与传承。
【文章来源】:设计. 2020,33(2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历史时期“金陵本”字体风格样貌
字体风格与竞品分析
对于从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这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的创新因子——金陵本字形样貌,笔者要做的是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把单个字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其设计风格后,系统地进行9169个字的全套字库设计。这一过程,笔者团队与邓清之老师深度合作,每一笔每一画的去体会刻工对字的理解,对传承人的个人审美意识在刻字过程中的呈现,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和分析出来。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把握技艺的“活态流变”,以人为核心的传承人的创新特点、心理变化及审美意识,然后从设计出发,以设计的语言来反馈和再创造,如图4。图3 字形描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化背景下中国雕版艺术的传承新路径——以南京金陵刻经处为例[J]. 王罡.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2)
[2]金陵刻经处“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守护者[J]. 王孺童. 法音. 2010(01)
本文编号:3582269
【文章来源】:设计. 2020,33(2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历史时期“金陵本”字体风格样貌
字体风格与竞品分析
对于从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这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的创新因子——金陵本字形样貌,笔者要做的是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把单个字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其设计风格后,系统地进行9169个字的全套字库设计。这一过程,笔者团队与邓清之老师深度合作,每一笔每一画的去体会刻工对字的理解,对传承人的个人审美意识在刻字过程中的呈现,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和分析出来。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把握技艺的“活态流变”,以人为核心的传承人的创新特点、心理变化及审美意识,然后从设计出发,以设计的语言来反馈和再创造,如图4。图3 字形描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化背景下中国雕版艺术的传承新路径——以南京金陵刻经处为例[J]. 王罡.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2)
[2]金陵刻经处“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守护者[J]. 王孺童. 法音. 2010(01)
本文编号:3582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8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