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群体传承人冲突:类型、根源与规避
发布时间:2022-02-14 08:02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传承保护制度的推广和商业元素的介入,使得以往传承人群体内部被遮蔽的冲突凸显出来,并形成传承技术冲突、人际关系冲突、价值观念冲突等三大冲突类型。究其原因在于,非遗传承过程中为了克服"公地悲剧"而导致"反公地悲剧"行为的产生,由此深陷基于产权而来的权、责、利合一的陷阱。为有效化解群体传承人冲突,需要从宏观上厘清非遗知识产权内部所有权、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关系,进而以此为据明确利益相关者权、责、利的三权分置,并协调好非遗传承长期整体利益与短期个人利益的关系。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5)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非遗群体传承人的冲突类型
(一)传承技术冲突
(二)人际关系冲突
(三)价值观念冲突
二、反公地悲剧:非遗群体传承人冲突的根源
(一)传承人群体及个体保护主义
(二)代表性传承人政策的过度保护
(三)非遗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
三、有效化解群体传承人冲突的对策
(一)宏观:厘清非遗知识产权,整合管理权与使用权
(二)中观:利益相关者权、责、利三权分置
(三)微观:提高非遗群体传承人的认知能力,协调长短期利益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访谈录[J]. 王万顺,梁成帅. 文化遗产. 2019(01)
[2]身份呈现与认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考察[J]. 汪雄,聂锐新,崔家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02)
[3]论第三部门在文化治理中的功能与优势[J]. 景小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23)
[4]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 陈世平,崔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5]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J]. 杨征.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6)
[6]改革攻坚阶段利益冲突的六个特点[J]. 李海青.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06)
[7]少数民族“非遗”开发中利益分享制度的法律规制——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 文永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公共地悲剧理论在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中的限制——也谈当前全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圈地运动与反公共地悲剧[J]. 文礼朋,秦敬云,赵相忠.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9)
[9]从“非此即彼”到“彼此追问”:以个人与群体关系为视角[J]. 王洪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9)
[10]传承人调查认定看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冯莉. 青海民族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荣树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传承研究[D]. 于倩倩.西北民族大学 2018
[2]新乡市岳家拳传承现状调查研究[D]. 郭慧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24283
【文章来源】:文化遗产. 2020,(05)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非遗群体传承人的冲突类型
(一)传承技术冲突
(二)人际关系冲突
(三)价值观念冲突
二、反公地悲剧:非遗群体传承人冲突的根源
(一)传承人群体及个体保护主义
(二)代表性传承人政策的过度保护
(三)非遗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
三、有效化解群体传承人冲突的对策
(一)宏观:厘清非遗知识产权,整合管理权与使用权
(二)中观:利益相关者权、责、利三权分置
(三)微观:提高非遗群体传承人的认知能力,协调长短期利益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访谈录[J]. 王万顺,梁成帅. 文化遗产. 2019(01)
[2]身份呈现与认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考察[J]. 汪雄,聂锐新,崔家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02)
[3]论第三部门在文化治理中的功能与优势[J]. 景小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23)
[4]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内外群体偏爱的发展[J]. 陈世平,崔鑫.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5]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政策中“群体性”的缺失[J]. 杨征. 云南社会科学. 2014(06)
[6]改革攻坚阶段利益冲突的六个特点[J]. 李海青.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06)
[7]少数民族“非遗”开发中利益分享制度的法律规制——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 文永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公共地悲剧理论在知识产权经济学分析中的限制——也谈当前全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圈地运动与反公共地悲剧[J]. 文礼朋,秦敬云,赵相忠.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9)
[9]从“非此即彼”到“彼此追问”:以个人与群体关系为视角[J]. 王洪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9)
[10]传承人调查认定看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冯莉. 青海民族研究. 2010(04)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荣树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传承研究[D]. 于倩倩.西北民族大学 2018
[2]新乡市岳家拳传承现状调查研究[D]. 郭慧慧.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24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2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