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及隐性知识挖掘

发布时间:2022-08-08 13:28
  [目的/意义]传统节日文化表达的复杂性,往往难以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深层含义,本研究利用知识组织方法,构建标签系统对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进行整理与表达,挖掘节日文化背后的隐性知识。[方法/过程]首先设计和定义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的结构与属性,其次爬取并整理了一定网络数据,最后从多个维度挖掘其背后的隐性关联。[结果/结论]提出基于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的隐性知识挖掘方法,实验结果与客观规律相符,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节日文化挖掘现状
2 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结构及属性
    2.1 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结构及内涵
    2.2 传统节日核心属性及层次
3 传统节日文化标签系统模型构建
    3.1 构建流程
    3.2 数据来源与提取
        3.2.1 数据来源
            (1)权威数据库。
            (2)百度百科。
        3.2.2 数据提取
    3.3 标签整合
4 传统节日文化属性层次隐性知识挖掘
    4.1 浅层属性隐性知识挖掘
        4.1.1 节日日期维度隐性知识挖掘
        4.1.2 节日民族维度隐性知识挖掘
    4.2 中层属性隐性知识挖掘
    4.3 深层属性隐性知识挖掘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图情领域社会化标签研究主要问题分析[J]. 李旭晖,李媛媛,马费成.  图书情报工作. 2018(16)
[2]回族传统节日本体的构建方法研究[J]. 马旭明,王海荣.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05)
[3]基于OWL的民族节日领域本体的构建研究[J]. 隗昊,孙瑜.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6(11)
[4]基于SNA的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隐性知识关联研究[J]. 程秀峰,毕崇武,李成龙.  图书情报工作. 2016(02)
[5]XML聚类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挖掘中的应用[J]. 任廷艳,罗刚.  软件导刊. 2015(12)
[6]双语影视知识图谱的构建研究[J]. 王巍巍,王志刚,潘亮铭,刘阳,张江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7]领域本体构建方法[J]. 刘仁宁,李禹生.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8(01)
[8]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中国岁时节日的起源与演变[J]. 牟元圭.  寻根. 1999(01)

硕士论文
[1]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覃君英.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传统节日知识本体的构建及表示方法研究[D]. 郝挺雷.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 罗泽荣.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1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71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