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恩德文化的调适
发布时间:2022-12-10 17:33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恩德,具有有限理性的性质。恩德文化以施恩、报恩作为基本的伦理准则,建构了传统的社会关系。恩德文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也存在着缺陷和内在矛盾,为此,恩德文化进行了自我调适。这些文化调适包括针对恩德的实践性,设定道(理)为恩德的绝对性根据;针对恩德的情理一体性,建立了以理节情的原则;针对施报双方的矛盾,提出了中庸、忠恕的原则;针对恩德的恩惠与恩义的矛盾,提出了重义轻利的原则;针对恩德的差等性,建立了仁爱的理想性的维度。恩德文化的调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有限理性的不足,但未能根本上解决恩德文化的固有缺陷。要在根本上解决这个缺陷,只能进行现代转化。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道(理):恩德的绝对根据的设定
二、以理节情:对情理一体的调整
三、中庸和忠恕:施报关系的调和
四、重义轻利:责任大于权利
五、普遍理性的引入:弥合恩德的差等性缺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恩情文化批判[J]. 杨春时. 东南学术. 2014(01)
本文编号:3717210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道(理):恩德的绝对根据的设定
二、以理节情:对情理一体的调整
三、中庸和忠恕:施报关系的调和
四、重义轻利:责任大于权利
五、普遍理性的引入:弥合恩德的差等性缺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恩情文化批判[J]. 杨春时. 东南学术. 2014(01)
本文编号:3717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7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