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干预的界定、变量与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1 15:5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用专章把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以此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凸显其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必要的干预手段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夯实民族复兴共同的思想基础。从文化干预的界定出发,厘清文化干预的运行机理,探寻文化干预的变量及有效方法,应当成为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认同的必由之路。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化干预的界定
    (一)前瞻性
    (二)强制性
    (三)互动性
三、文化干预的运行机理
    (一)体现于文化引领的价值
    (二)作用于先进文化的方向
    (三)反馈于文化干预的内容
四、文化干预的变量
    (一)传统文化的汲养
    (二)异域文化的摄取
    (三)文化输入输出的比对
五、文化干预的路径
    (一)坚守文化前进的立场
    (二)改进文化生成的方式
    (三)协调文化与制度的互信
    (四)推进文化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J]. 张小平.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8(02)
[2]东亚公民对政治机构的信任:制度与文化的差异[J]. 王正绪.  开放时代. 2016(02)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J]. 胡潇.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4]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J]. 刘跃进.  北方论丛. 2004(05)



本文编号:3719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719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