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苏南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8 20:17
该文从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传承困境出发,引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观点,剖析了苏南地区"非遗"的孕育环境和文化特质,分析了传承人年事已高、技艺后继乏人、"非遗"生存环境欠佳、技艺缺乏创新等四个维度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促进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实现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体系
二、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特质剖析
1.苏南手工技艺类“非遗”概况
2.苏南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的渊源
3.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特质
三、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困境
1.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
2.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3.“非遗”生存环境欠佳
4.技艺缺乏创新
四、基于文化人类学的活态传承机制
1.保护文化火种,扶持代表性传承人
2.发展星星火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
3.改造发展环境,打造“非遗”传承的文化土壤
4.进行创新传承,实施生产性保护
结语
本文编号:38577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体系
二、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特质剖析
1.苏南手工技艺类“非遗”概况
2.苏南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的渊源
3.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特质
三、苏南地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困境
1.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
2.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3.“非遗”生存环境欠佳
4.技艺缺乏创新
四、基于文化人类学的活态传承机制
1.保护文化火种,扶持代表性传承人
2.发展星星火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
3.改造发展环境,打造“非遗”传承的文化土壤
4.进行创新传承,实施生产性保护
结语
本文编号:385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85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