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建构和消解策略
发布时间:2017-06-03 04:13
本文关键词:论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建构和消解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反智主义历史源远流长,从近现代来看,尤其是最近的一个世纪,大众化语言模式和社会文化的形成,反转了之前单纯由知识主导的精英阶级话语体系。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众文化在人民的文化消费中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大众文化已经变成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因为随着文化形态的不断丰富,平民阶级反抗精英、统治阶级的追求平等的意识不断强烈,继而反智主义倾向逐渐出现,它使大众文化冲击、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反智主义在大众文化中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反理性、反高雅等等,它在上世纪的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倾向,然而却很少在大众文化整体性的语境中被考察和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沿着以下的线索对大众文化中的反智主义进行研究:文章的第一章在对反智主义、大众文化的定义进行充分介绍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对反智主义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的内容对于大众文化中反智主义倾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一过程主要是从政治文化、社会文化、以及教育文化三个方面展开的;接下来在第三章,本文对大众文化中反智主义从历史、社会、阶级、媒介、受众五个方面的来源进行分析,探寻反智主义生成的各种条件;第四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对于大众文化反智主义的建构策略进行了列举,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第五章为消解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提出了四条对策,企图探寻消解反智主义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大众文化 反智主义 消解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12;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9-10
- 二、文献综述10-12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第一章 反智主义、大众文化的定义厘清13-18
- 一、反智主义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演进历程13-15
- 二、大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定义厘定15-18
-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的表现18-24
- 一、政治与文化方面18-19
- 二、社会文化方面19-22
- 三、教育文化方面22-24
- 第三章 传播领域大众文化的反智倾向形成原因24-32
- 一、历史根源24-25
- 二、社会根源25-26
- 三、阶级角度26-28
- 四、媒介角度28-30
- 五、受众角度30-32
- 第四章 大众文化反智主义的建构策略32-40
- 一、妖魔化32-33
- 二、贴标签33-35
- 三、二元对立的话语结构35-38
- 四、“沉默的螺旋”的言论压迫38-40
- 第五章 消解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的路径40-47
- 一、深化文化的多元与融合,加强精品文化传播40-41
- 二、完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引导大众养成积极价值观41-43
- 三、营造文化民主氛围,,强化文化生产43-44
- 四、加强对新生代文化消费群的研究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小兵;;后现代主义:商品化和文化扩张——访杰姆逊教授[J];读书;1986年03期
2 王清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樊星;;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反智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郁建兴;刘大志;;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反思与展望[J];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5 陈茂华;;现实关怀下的学术实践——读霍夫施塔特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J];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涌;[N];南方周末;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建构和消解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1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