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马克思对文化形态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重构

发布时间:2017-07-13 18:2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对文化形态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形态论 文化发展 生产力 交往力 解释力 主体性


【摘要】:文化形态(史)论是一种主张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别,但是有发展形态或历史形态差异的文化发展观。根据其划分标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文化力模式、文化共同体模式、主体性模式。而马克思用"实践生成"主体性范式对传统"主体性"模式文化形态论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和改造,这种范式内在地包含了前二者,同时又克服了二者的单一性、片面性,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文化形态论 文化发展 生产力 交往力 解释力 主体性
【基金】:广东省哲社规划办2015年度基金项目“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题、成因及其对策”(GD15XMK11) 广东医学院2015年度思政课教改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原理课研究”(15GDYSZ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02
【正文快照】: 一、文化形态论及其划分标准所谓“文化形态论”,是一种主张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别,但是有发展形态或历史形态差异的文化发展观。它首先承认建基于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各种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其次,以不同文化的形态差异论反驳性质优劣论——各种文化之间横比性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鸿;西方世界历史研究中的文明形态论——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铃木泰;;古代日本语の形态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6期

3 林玮生;;从文明形态论到文艺形态论——并论文艺形态论的两大任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再论形态论方法和文明论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5 张景荣;全面系统研究矛盾存在形态的尝试《矛盾存在形态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6 林凡;独树一帜的美学理论:苗启明《效应形态论——审美世界的特质》述评[J];学术探索;1999年04期

7 韩庆祥,戚书平;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历史探索及当代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5期

8 田;;《矛盾存在形态论》出版[J];哲学动态;1996年10期

9 张林杰;多元文化视角与文学史阐释的新框架——杨洪承著《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述评[J];学习与探索;1999年05期

10 苗启明;艺术世界的特质:效应形态[J];云南学术探索;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53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53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