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日本民俗学的形成——福田亚细男教授北师大系列讲座之二

发布时间:2017-07-15 08:18

  本文关键词:日本民俗学的形成——福田亚细男教授北师大系列讲座之二


  更多相关文章: 重出立证法 方言周圈论 柳田国男 一国民俗学 在野之学


【摘要】:日本民俗学受欧洲民俗学的影响而形成,但在日本国内,之前也存在着一些独立的学术系统。柳田国男从1908年的两次亲身体验开始他的民俗学之路。随后,在50年的时间里,他逐步开拓出了民俗学这个领域。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10年代,可以称为"山人的民俗学";第二阶段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可以称为"常民的民俗学";第三阶段为20世纪40到50年代,可以称为"日本人的民俗学"。柳田民俗学的两个特色,一个是所谓的"一国民俗学";另外一个是"在野之学"。
【作者单位】: 柳田国男纪念伊那民俗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重出立证法 方言周圈论 柳田国男 一国民俗学 在野之学
【分类号】:K890
【正文快照】: 一、发现“民俗” 日本民俗学受到欧洲民俗学的影响而形成,但是在日本国内,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独自的学术系统。我想先讲一下日本国内在民俗学形成之前的动向。日本民俗学的前史从江户时代开始,特别是18世纪以后,国内对民俗学的兴趣逐步增长,一些远离农村居住于城市中的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民俗学译丛》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2 王京;;1958年:战后日本民俗学转折的胎动[J];民俗研究;2012年01期

3 程鹏;松尾恒一;梁青;;日本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及伦理思考—松尾恒一教授访谈录[J];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01期

4 莎日娜;;《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民俗学与中国》简介[J];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5 郭海红;;批判、继承与反思——对1975—2005年日本民俗学研究动向的考察[J];民俗研究;2007年03期

6 仓石忠彦;陈晓f^;;日本民俗学的城市化概念[J];文化遗产;2008年04期

7 吴征;;浅议日本民俗学中的“常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刁统菊;郭海红;;日本民俗学姻亲关系研究述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安娜·布希;鞠熙;;从法国看日本民俗(民族)学[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10 毕雪飞;;日本七夕传说研究[J];民俗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桑守史;陈秋帆;;日本民俗学方法论[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海红;继承下的创新轨辙[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54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f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