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英山经验的审视
本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英山经验的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非营利组织 新农村 文化建设 英山经验 思想道德建设协会
【摘要】: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最近十多年来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政府和市场在其中发挥显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失灵问题,非营利组织的即时介入适度弥补了二者的失灵。尽管农村非营利组织类型、数量繁多,但综合性文化建设类组织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需求,因而有必要对相关领域已有的地方经验加以总结,厘清非营利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能进路,探寻其良性运行的机制并检视各种制约性因素,这对于建设优质的新农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新农村 文化建设 英山经验 思想道德建设协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SH03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0y009
【分类号】:G249.2
【正文快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民现代化、增促乡风文明,并最终服务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战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已出现重大转向,即政府、市场和社会正在由传统的单独参与、局部参与转向协同参与、立体参与。自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速以来,由中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永;;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丁晶晶;;论社区服务空间中的NPO与政府的合作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三;;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4 唐晓云;闵庆文;;社区型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沈新坤;刘加顺;;我国农村市民社会建设的途径及其整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邓小芳;廖文芳;;基于生态旅游视角的外来有害植物防治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7 王宏伟;李莹;;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J];安全;2007年12期
8 胡敏捷;;社区定义辨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方文华;王力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磐;;浅谈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宝龙;张彦敏;胡勇;;京郊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功能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3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曼;;构建城市社会管理新机制——贵阳市社区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越;陈喻伟;;当前社区建设主要法治问题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玉蓉;;民族地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广西三娘湾地区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卿瑜;;关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性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温姣;王丹云;;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祖荣;;多元化协同治理与社会救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闫琳;;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规划方法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7 王靖;城市区域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马静;郑州市增进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单联成;城市社会公共性构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龚大鹏;社区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马葛生;社区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海舰;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邱其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维远;沈阳地区农村青年中心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熊莹;实施素质拓展计划 增强团组织育人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臻奕;社区居(村)委文化活动室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维平;高玉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1年04期
2 陈中海;;农村文化建设:一项亟需加强的事业[J];农村.农业.农民;2001年11期
3 江泳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艳秀;创建学习型组织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5 彭华昌,胡大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5年02期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01期
7 ;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年Z1期
8 ;打造新农村之魂 聚焦新农村之新文化[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9 ;加大投入 创新机制 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J];小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理财;张良;;论农村文化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与创新[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新志;;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培育新型农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张玉彬;;关于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几点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李斌;;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彭华昌;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7 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8 余学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华;;论新农村文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10 郑中;郑波;;山东省新农村文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新丽 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当前农村文化的新变化及其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2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五项对策[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大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旅游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4年
5 沈世成;农村文化建设要用好辩证法[N];温州日报;2005年
6 ;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N];安徽日报;2006年
7 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考察团;山西农村文化大院发展的启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宕子;“砸电视”岂能应对“农村文化生态断裂”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乐根良;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要办实办好[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刘晓辰;农村文化产业:挖潜力 拓市场 发展恰逢其时[N];中国特产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婵婵;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杨;河南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维;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宋淑芬;地方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范会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凤波;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韩美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莹华;“三农”框架下的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李宗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喜伍;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3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4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