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外来文化维度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18:0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外来文化维度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毛泽东 外来文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通行解释有重大遮蔽,即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外国优秀文化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相结合的维度,这既违反"洋为中用"的方针,又不符合"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古为今用"又要"洋为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体"与目的,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用"与手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过程,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建构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毛泽东 外来文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研究”(项目编号:14ZDC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5;D61
【正文快照】: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重大瑕疵,这就是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造,强调“古为今用”,而漠视了文化全球化的视野,忽视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也就是忽视了“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丽;;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姜淼;;对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特点浅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S1期

3 刘思源;;我国墓葬死者口中含币习俗溯源[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07期

4 周建坤;;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兼容与拒绝[J];语文学刊;2007年20期

5 梁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J];人文杂志;2000年02期

6 王允端;;“唐化”“欧化”“美化”——析外来文化与日本国家发展的相关性[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楚小庆;;基于艺术发展规律视域的民族艺术传承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韩希明;;对《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关外来文化描写的评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朱建成;;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丰富创新中华和谐文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何满仓;;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J];学术界;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754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54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