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发布时间:2017-08-30 00:21

  本文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传承 内涵 价值


【摘要】: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历史,才沉淀出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更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但是,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判断力却比较缺失,尤其是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很多人忽略传统文化能为我国现代的发展带来的益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世界,各种价值观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不断进行反思,从其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能给当代世界的发展带来的价值,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延续传统文化,更要将传统文化进行转换,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对于仅仅从民族情结和利益的得失出发而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想法一定要摒弃,而应该全面而理性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开创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现实渊源和历史借鉴,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平等。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叙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特征,最后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相关阐述,力求为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传承 内涵 价值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和文化两个不同层面来解读,传统指的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人类创造的,而且经过了历史和人民的考验的一个整体。传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活力,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文化按照我们普遍的理解即是分为精神层面的和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显泗;“现代化”与历史借鉴[J];史学月刊;1984年04期

2 吴怀祺;历史借鉴与当代社会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马建辉;;文风建设的历史借鉴——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J];月读;2013年07期

4 李瑞华;历史借鉴与执政能力建设[J];沧桑;2005年Z1期

5 王翠丹;;汉初策论中的仁义思想——从历史借鉴的角度看《新语》与《新书》[J];黑龙江史志;2009年04期

6 王雷;;教育文物:内涵、价值及历史借鉴[J];辽宁教育;2013年01期

7 汤;方克立;;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资料通讯;2007年11期

8 ;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红旗文稿;2007年21期

9 崔树菊;论“开明专制”[J];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05期

10 姜晓敏;;晚清的死刑废除问题及其历史借鉴[J];法学杂志;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祖琳;;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述评[A];刘少奇研究述评[C];1996年

2 刘新惠;;试论县志专业志中机构沿革的记述[A];地方志论文选编[C];2007年

3 郑剑顺;;传统精神文化在晚清的传承演变与启示[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4 郑剑顺;;传统精神文化在晚清的传承演变与启示[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龚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教授;国债战略:历史借鉴及现实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记者 龚庆萍 蔡均 通讯员 杨梅;为新昆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N];昆明日报;2010年

3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马建辉;文风建设的历史借鉴[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历史借鉴[N];贵阳日报;2008年

5 杜岸强;“剩饭”与“剩书”[N];金融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瑛;略论宋代伪造铸币犯罪的预防、惩治及其历史借鉴[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6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56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