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域中的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试论
本文关键词:对话视域中的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试论
【摘要】:全球化时代,对话不仅是在同质化与差异化并存环境中的生存智慧,还是多种关系走向和谐共存的发展目标。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给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民族学生与非民族学生在走向全球还是坚守地方的迷思中寻到了一条打破"非你即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荣之路。在宏观上可以使民族地区用"美美与共"的文化对话理念参与到区域对话、经济对话、教育对话中,并以此推动民族教育工作新发展新跨越目标的实现;在微观上可以促进民族学生个体发展,增强其地区文化自觉力和身份自主性,进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人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对话 民族文化 民族教育 文化进校园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清末民初清水江流域教育发展与民族社会变迁”(编号:2016JD017)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编号:2015-GM-139) 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历史与借鉴: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编号:GDZT201303)
【分类号】:G752;G127-4
【正文快照】: 伴随着“视域融合”“重叠共识”“问答逻辑”等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绝对主体的二元对立观念渐渐转向对狄尔泰式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解释性对话、哈贝马斯交往式对话的关注。他们主张打破绝对的二元划分,走向对话与会通的关系中。其中,巴赫金认为,对话将人的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旷剑敏;袁怀宇;;自我与他者:教师的伦理责任与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2 乐黛云;;差别与对话[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1期
3 杜维明;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涛;;中国回儒文明对话十五年回顾[J];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04期
2 俞新天;;集体认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J];丝绸之路;2016年20期
3 李洁;田静;;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J];教学与管理;2016年21期
4 俞新天;;集体认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国际展望;2016年03期
5 王强伟;傅有德;;犹太—儒学比较研究:学科历史、研究路向与问题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6 肖红红;;国家权力链条下异国形象成因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5年09期
7 程红艳;;道德相对主义时代的公民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8期
8 杨建军;;海内外回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路径及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8期
9 杨建军;;论中亚东干文学的家园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02期
10 陈宗章;;论传统儒家思想的当代转化进路——“时代化、科学化与生活化”命题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跃;;论教师的责任伦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7期
2 顾红亮;另一种主体性——列维纳斯的我他之辨与伦理学[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金惠敏;无限的他者——对列维纳斯一个核心概念的阅读[J];外国文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哲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梁建兰,王建伟;扫地抹桌也要有文化知识[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王学仁;;弘扬文化知识之光[J];中国民族;1989年09期
4 王久宇;理解文化概念的一种思路[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5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6 刘振国,郝国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曲端;谈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杨璐;文化的差异与翻译的殊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芜崧;广告语言的文化包装与解读偏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包文辉;翻译原则与跨文化交际[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崇燕;;了解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帮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2 许莹;;跨语言,跨文化——议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夏君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4 薛琛瑶;;从文化到艺术 从创意到关怀[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志勇;;浅谈俄语专业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刘长远;王松;李慧杰;;正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李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赵建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点滴谈[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热孜完古力·肉孜;;加强初中安全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岩;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赤峰日报;2005年
2 许嘉璐;语言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永章(作者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几点思考(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 王军;文化为品牌腾飞插上翅膀[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记者韩双;抚顺师专“茶文化”冷门专业未开先热[N];抚顺日报;2011年
6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英祺 梁玉;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14年
7 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世界各国文化概览》前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唐天任(作者单位:常宁市委宣传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衡阳日报;2005年
9 傅五七;切实推进文化建设[N];九江日报;2006年
10 厦门大学高教所教授 潘懋元邋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厦门大学博士生 刘小强;文化创新——大学教授艰难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子华;关于初中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柯旭荣;2014中美记者交流团来宁参观口译实践报告—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口译的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D];宁夏大学;2015年
3 许志迎;论张爱玲的英文创作[D];南京大学;2015年
4 胡鹏飞;中国法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吐逊阿衣·艾买提;新疆维吾尔族口头文化中的乡土化学知识的开发与利用[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俞婷;初中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哲;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8 刘燕;《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5年
9 丁丽;论俄语成语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晓丹;瑜伽文化视角下吉首市瑜伽场馆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2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0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