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评审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9-06 10:23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评审体系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项目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摘要】:武术是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的评价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前提。根据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规定中的申报范围、要求、评审标准,结合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特尔菲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星级量化评价标准,即一级指标用星级代替数字比例,二级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三级指标为参评要素。评级标准的建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的评审提供评定方法与依据,提高武术项目评审的科学性、操作的便捷性及评选的高效性,同时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项目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5TY017)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1-2]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3]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年08期

2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林;门彦阁;张桂新;金晓明;王淑华;;黑龙江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2 李勇勤;刘刚;郑国华;;我国近四年体育文化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麻晨俊;;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范维;;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氏武术的开发[J];当代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6 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7 雷湃;蔡智忠;陈爱军;聂晶;蔡中;毛海燕;;旋鼓舞的文化内涵与健身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国清;;亚运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闫艺;孙世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丁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实效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设;;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以西北地区为实证个案分析为例[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2 张振东;;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探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3 杨建军;阎智力;;论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的博弈策略[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4 刘慧;;“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5 徐慧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6 韩雪;;青少年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的选择与构建[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7 陈发栋;蒋健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以蹴鞠的兴衰为例[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8 屈丽蕊;高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9 孙丽薇;于立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吉林省冰雪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10 高飞;屈丽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回族重刀武术的保护与发展研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吉灿忠;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庞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郑国华;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5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花家涛;民族民间体育的空间生产[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8 王涛;中国武术的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赵海燕;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东传统武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季斌;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闫玲玲;近十年我国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4 朱艳丽;新疆民族式摔跤运动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超;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新疆城市初中学校体育发展与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斌;中葡民俗体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桂彪;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9 姜廷波;忻州市传统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10 董立兵;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4年02期

2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徐卫;;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J];南方文物;2006年01期

7 汪立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徐迅雷;;活的文化被弄死了[J];四川文学;2005年10期

10 薄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武术,一首童年的歌[J];中华武术;2001年12期

2 段小强,陈康;敦煌武术史料考略[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3 余水清,王燕;武术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先长;徐雪琴;张成玉;;试论傩与传统武术的融合与发展——以赣傩与武术的联系为例[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5 韩相伟;;舞蹈与武术的差异性[J];艺术教育;2013年08期

6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1994年中华武术散手擂台争霸赛”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7 马凤永;如何正确理解武术的本质[J];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02期

8 孙莉;;如何培养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爱好[J];青春岁月;2012年22期

9 李建威;;传承武术:须注重“以文为本”[J];青年文学家;2013年17期

10 蔡瑾瑾;;体育武术教学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富斌;李建文;;知识产权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崔建功;曹运华;;从老挝开展武术项目的成功经验展望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前景[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武术传承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李蕾;赵发田;于莹;;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的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王震;韩丽云;张东洋;;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段位制度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亚明;完善标准化体系 树立大武术观[N];中国体育报;2012年

2 西安体育学院 姜霞;武术怎样阔步进校园[N];中国体育报;2014年

3 记者 赵庆国;传统武术有望“入奥”[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王霞光 王友唐;武术:人们的期盼[N];人民日报;2000年

5 王友唐 韩龙元;武术:打造北京新名片[N];人民日报;2002年

6 本报通讯员 朱曙光;武术令她激情飞扬[N];台州日报;2005年

7 耿辉;武术缘何难进奥运[N];河北日报;2007年

8 《跆拳道》杂志出版人 陈晓光;看武术与跆拳道[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记者 李春耕邋王玉宾;刘芳摘得武术项目一枚金牌[N];山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吕俊蓉 通讯员 王爱仪;东莞武术打出新天地[N];东莞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荣;普通高校武术项目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何兵雄;全民健身中武术项目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杨代国;都市健身俱乐部武术项目缺失的原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4 何玉欣;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武术专修学生下肢力量、平衡和专项技术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5 韩世雯;跆拳道文化结构解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6 刘凯;论“武术短兵”与剑的历史渊源[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2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02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