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的妖怪文化——以河童形象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09 02:27
本文关键词:现代日本的妖怪文化——以河童形象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妖怪传说 角色 河童 地方振兴活动 妖怪手表
【摘要】:日本自古便有许多怪物·妖怪的传说,因给人一种心理真实感而一直为人所惧怕。然而,从18世纪下半叶起,妖怪经画师之笔被赋予某种角色形象,这种心理真实感便逐渐消褪。但通过赋予这种角色形象,妖怪成为小说、浮世绘等大众文化的题材而受到人们关注,被广泛接受。对利用河童传说振兴地方经济的活动以及《妖怪手表》等的河童形象加以分析,便会发现这些形象是在对河童传说做了选择与取舍之后增添许多人们的愿望与需求而创作出来的。其他妖怪形象也是基于同样原因塑造出来的,从而形成当今大众文化中的妖怪的高人气。
【作者单位】: 大阪大学日语日本文化教育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
【关键词】: 妖怪传说 角色 河童 地方振兴活动 妖怪手表
【分类号】:G131.3
【正文快照】: 引言现在日本漫画《妖怪手表》、妖怪展览等十分流行,出现一股“妖怪”热。日本自古便有鬼等“妖怪”的观念,流传许多“在河边看到了河童”之类关于怪物·妖怪的故事。怪物·妖怪传说本是口耳相传,妖怪的形象与样貌只能通过想象形成。正因为如此,妖怪才给人一种心理真实感,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霞;;日本精灵——河童[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2 陆薇薇;;日本河童的中国元素[J];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3 张西艳;;从日语惯用句了解“河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4 蔡燕妮;;中国“河伯”与日本“河童”的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明月;;河童[J];文学界(原创版);2011年03期
6 羽毛;;生命只是暂借[J];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2009年08期
7 胡跃生;;妹尾河童式的……[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7期
8 王建华;;日本水文化视域下的河童研究[J];金田(励志);2012年09期
9 晓宇;;像妹尾河童那样生活和旅行[J];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09期
10 刘荣书;;河童[J];黄河文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三皮;又见河童,再度杂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阴慧丽;日本河童的变迁[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充;日本河童研究的学术史考察[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娜;《河童》表现出的芥川龙之介晚年的艺术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7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1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