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背后的亚文化价值研究——以“蓝瘦、香菇”为例
本文关键词:微信表情背后的亚文化价值研究——以“蓝瘦、香菇”为例
【摘要】:本文以最近热点事件"蓝瘦、香菇"为出发点,分析基于微信社交软件的网络表情包流行背后的受众情感及心理诉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端的微信亚文化传播价值。通过对受众诉求的剖析,管窥网络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并得出结论:积极的亚文化对于构建主流文化并在丰富社会文化体系、满足小众群体诉求、消解文化认同危机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关键词】: 微信表情 亚文化 价值
【分类号】:G05;G206
【正文快照】: 网络表情是一种由图片、字符等元素构成的非语言视觉图像,在“人人均有麦克风”的UGC时代,网络表情为受众提供了情感宣泄、人际沟通的便利,在传播的路径和载体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微信作为网络舆情发酵的重要新媒体,成为网络表情发布的大本营。本文以引爆朋友圈的“蓝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金艳;;Q版:集体默契的亚文化[J];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2 苏哲;;亚文化:风格的意义[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石兴邦;;石器时代欧亚文化的关系[J];考古通讯;1957年05期
4 朱希祥;文艺接受中的“亚文化”因素[J];文艺评论;1989年02期
5 姜弘;;从狂热到狂欢 中国狂欢的亚文化流变[J];新世纪周刊;2007年12期
6 马联昌;西班牙社会的亚文化群及其边缘语[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王荣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之成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王和玉,郭磊;青年流行语的探讨[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9 黄晓武;;马克思主义与早期的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10 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杭湖;;公职群体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规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诗嘉;;犯罪的亚文化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山东;;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亚文化特征分析——基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角[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郭子贤;;黑社会(性质)组织亚文化形成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王先文;;“城中村”的亚文化性探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孙红刚;李晓文;;青少年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及其亚文化特点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洁;徐锡五;;司法亚文化的负向功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A];新闻学论集(第23辑)[C];2009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犯罪学思考——兼析佘祥林案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童戈;;我看同性恋、防艾与文化[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中红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N];东方早报;2011年
3 陈霖 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N];南方周末;2011年
4 朱迅W,
本文编号:823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2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