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民文化自觉建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农民文化自觉建构研究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运城、晋中、阳泉、原平、大同等五个市区的部分农民进行文化自觉相关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农民文化的自我觉醒、文化的自我反省、文化的自我创建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由此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 文化自觉 建构
【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当代山西省农民文化生活现状与文化自觉建构调查研究
【分类号】:G249.27
【正文快照】: 一、农民文化自觉的内涵20世纪末,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他认为文化自觉要经过不间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素娟;;网络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发展思考[J];理论导刊;2009年11期
2 王晓升;;按文化生产的逻辑掌握文化领导权[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3 吕乃基;文化转型及文化主体重构[J];民主与科学;1995年04期
4 孟祥飞;先于·先予及文化的优先性[J];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5 ;文化发展要抛弃管制思维[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耿元骊;;在交流中保持文化主体意识[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03期
7 周 宁;文化中的人格与自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8 杨世秀,邰蓉莉;试论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J];四川党史;2002年05期
9 邓西录;港城巧打文化产业牌[J];经济论坛;2003年11期
10 韦杨波,彭恒礼,马晓静;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井君;;文化的视听时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晖;冯晓莹;;大学·文化·传承·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3 漆玲;;略论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与国家网络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5 刘泾;;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创新——以培育公民规则意识为视角[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6 翟媛媛;欧阳曦;;科技与文化:文化生产力的核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7 戴建兵;;关于民间思想的一点想法[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8 萧鉀父;;东西慧梦几时圆?——世纪之交的文化寄语[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9 任容;;透过文化变迁审视价值观念更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格西科才·慈智木;;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卢敦基;协商文化是政协文化的核心[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马宝和;应该多一些对文化的思考[N];鞍山日报 ;2011年
3 刘金祥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介组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安庆师范学院 罗本琦;文化强省建设应注重整体推进[N];安徽日报;2013年
5 ;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余敦康;十三经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象征[N];光明日报;2001年
7 华东政法学院 胡克培;浅议社区文化的构成及其功能[N];中国社会报;2001年
8 李德顺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破除四大误区,建设和谐文化[N];南京日报;2007年
9 杨卫泽;深化文化认识 再铸文化辉煌[N];无锡日报;2006年
10 本报评论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晴;摇摆与尴尬的文化身份[D];扬州大学;2015年
2 谭慧;我国公安警察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万璐;文化远近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姜鸣凤;区域创新文化作用分析及评价—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大学;2010年
5 尉馨元;中国传统危机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兰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科技文化的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7 汪继红;从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万新;《中国审美文化简史》第七章英译实践报告[D];鲁东大学;2015年
9 许鹤凡;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黄永;明清北京高梁桥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2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4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