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3:49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
【摘要】:2010年7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满足公民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文化馆(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政府为民众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方面,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近几年来,山东省文化馆得到长足的发展,日益肩负起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重任,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体系建设不平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对称,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不断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文化馆自身的发展,影响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山东省内文化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均等服务的现状,包括其资源建设、管理及活动的开展等情况,并就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列举分析国内提供优秀公共文化均等服务的文化馆,针对实际情况加以借鉴,根据个人的理论学习和探索实践,就山东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力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群众提供更为均等化的文化服务,也力争为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个案思考和指导,提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山东省文化馆 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10-11
- 第二节 概念界定11-14
- 一.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11-12
- 二.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2-13
- 三. 文化馆(站)13-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4-16
- 一. 文献研究法14
- 二. 问卷调查法14
- 三. 比较借鉴法14-15
- 四. 综合分析法15-16
- 第二章 文化馆(站)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系16-21
- 第一节 文化馆(站)的性质和职能保障公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权益16-18
- 一. 文化馆的公益性16
- 二. 文化馆的系统性16-17
- 三. 文化馆(站)职能的综合性17
- 四. 文化馆的均等性17-18
- 第二节 国家对公民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促进文化馆繁荣发展18-21
- 一.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18-19
- 二. 文化馆的免费开放19
- 三.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19-21
- 第三章 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21-36
- 第一节 文化馆(站)的资源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础21-24
- 一. 山东省文化馆21-22
- 二. 烟台市群艺馆22-23
- 三. 临沂市沂水县文化馆23
- 四. 济宁邹城市唐村镇文化站23-24
- 第二节 山东省文化馆(站)的管理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24-28
- 一. 济南市群艺馆的改革25-26
- 二. 滨州市群艺馆的管理制度26-27
- 三. 临沂市沂水县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27-28
- 四. 潍坊昌邑市文化馆的人才资源配置28
- 第三节 文化馆(站)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手段28-36
- 一. 山东省文化馆关爱农民工,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9-30
- 二. 烟台市群艺馆统筹城乡均衡发展30-32
- 三. 沂水县文化馆群文活动的多样性32-33
- 四. 青岛市群艺馆的城乡一体化措施33-35
- 五. 济宁邹城市唐村镇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35-36
- 第四章 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不足及问题分析36-41
- 一. 文化馆保障机制尚不健全36-37
-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平衡37-39
- 三.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尚不相称39
- 四.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尚有不足且带有盲目性39-40
- 五.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有待加强40-41
- 第五章 山东省外优秀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案例参照41-49
- 一. 江苏省太仓文化馆以文化活动品牌激活公共文化之源41
- 二. 深圳市群艺馆关注弱势群体推数字文化馆41-42
- 三. 厦门市海沧区文化馆文化志愿者42-43
- 四. 广州市文化馆以公益培训打造惠民文化套餐43
- 五. 宁波市文化馆的现代之路43-49
- 第六章 促进文化馆(站)保障实现公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的建议49-54
- 一.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49
- 二. 力求建设现代型文化馆49-50
- 三. 促进不同群体享有均等服务50-51
- 四. 慎重对待文化馆免费开放51
- 五. 加强文化馆人才体系建设51-52
- 六. 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实效52
- 七. 促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52
- 八. 推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试点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8-5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J];浙江经济;2007年13期
,本文编号:850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5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