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构建东亚比较文学与东亚比较文化——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金文京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7-09-15 22:22

  本文关键词:构建东亚比较文学与东亚比较文化——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金文京教授访谈录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研究者 东亚文化圈 东亚区域 文化经典 人文科学研究 海外汉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至正条格 三国演义 比较文化


【摘要】:东亚文明是世界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地理的、民族的和历史的诸方面原因,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包括现今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在内的东亚文化圈逐渐形成。东亚各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要素—汉字、儒学、佛教及道教的共识和认同,是最终形成东亚文化圈的牢固基础。1东亚文化圈作为世界五大文化圈2之一,不仅自身内部有牢固的文化联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而且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汉字在越南、朝鲜和韩国等国的逐渐废弃,东亚文化圈的内部联系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亚文化圈是否还存在,如何重新定义和理解东亚文化圈,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东亚区域文化,这些成为东亚学界和文化界的共同课题。在众多论述东亚文化、文学的成果中,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前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金文京教授(现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鹤见大学教授)先后发表了多篇以"东亚比较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如《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训读现象—日韩近世的加点资料》《东亚的太子受难传说与王权神话》等。2012年12月1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研究—以20世纪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作为与会人员,有幸采访到了金教授。金教授现任教于鹤见大学日本文学系,精通中、日、韩三门语言,在中、日、韩三国的文学研究方面都有著述,如:《三国演义的世界》(东方书店,1993年)、《至正条格(校注本)》(韩国学中央研究院,2007年)、《汉文与东亚—训读文化圈》(岩波书店,2010年)、《能与京剧—中日比较演剧论》(国际高等研究所,2011年)与《水户黄门"漫游"考》(讲谈社学术文库,2012年)等。
【作者单位】: 鹤见大学;鹤见大学日本文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
【关键词】文学研究者;东亚文化圈;东亚区域;文化经典;人文科学研究;海外汉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至正条格;三国演义;比较文化;
【分类号】:G04;I0-03
【正文快照】: 说以日本的精神接受中国的文学。它是以日本为本位的研究,其研究框架是“日本—中国”,把中国作为日本的一个对立面来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在于阐明古代日本文学接受中国的极大影响之后究竟怎样产生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学,最终目的在于研究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汉比较文学在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东岭;;古代文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现代学术素养[J];文学前沿;1999年01期

2 邵燕君;;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意义[J];芒种;2013年17期

3 谭华孚;越界行动——对北北创作的一次印象派品评[J];福建文学;2002年04期

4 坂井洋史;面对差异性──关于中日文学研究者进行学术对话的断想[J];文学评论;1996年02期

5 ;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在桂林召开[J];中国儿童文化;2009年00期

6 王晓明,张曦;文学研究者的人文关怀——王晓明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2年11期

7 白军芳;伊维德;;一个哈佛古典文学研究者眼里的“孝道”及其他——哈佛大学语言与文学系系主任伊维德教授访谈录[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8 刘毓庆;;古代文学研究者的社会角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关纪新;;一个民族文学研究者的追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4期

10 高晓声;;就教于世界文学研究者[J];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芳;古典文学研究者是如何养成的[N];光明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859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59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