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特点与成效
本文关键词:试析日本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特点与成效
【摘要】: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亚洲国家造成重大伤害的战败国,其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对内提振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外提升国家的正面形象,消除因历史问题造成的负面形象。日本在发掘文化软实力资源的理念方面,强调固本开源,注重发掘独特性文化资源;在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举措上,注重与时俱进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保障;在文化资源的权力转化方式上,注意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取以软性吸引方式,影响和改变其他行为体的观念和言行。从各类统计数据来看,日本通过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对内对外都收到了成效。我们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还应对其借助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曲解侵略历史的倾向提高警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关键词】: 日本 文化软实力资源 举措 成效 启示
【分类号】:G131.3
【正文快照】: 日本的文化软实力战略很少因执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出现大的变动。政策的连贯性使其文化软实力战略日趋完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举措得以精细化。发掘文化资源,构建软实力,对内提振民族自信心,对外提升国家形象,是战后历届日本政府主要施政目标之一。1947年,首相片山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世广;“21世纪日本文化的课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0年05期
2 肖向前;《东亚文明撞击——日本文化的历史与特征》评介[J];日本学刊;2001年04期
3 祝大鸣;一部介绍日本文化的最新力作——评介《日本文化》[J];日本学刊;2001年04期
4 O.热列兹尼亚克,君婷;全球化条件下的日本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 刘德有;所谓“日本文化特殊”[J];日本学刊;2003年02期
6 于洪璋,翁丽霞;简论日本文化的源与流[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刘德有;重视日本文化研究[J];日本学刊;2004年05期
8 金嬴;“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日本学刊;2004年06期
9 王凤杰;;论“拿来的”日本文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浪言;;从日本人性格溯源日本文化[J];湖南农机;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江永;;平山书画与日本文化祭[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2 余丹阳;;手帕和日本文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彭曦;;文学视角下日本文化论的“光”与“影”——评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4 衷尔钜;;中日文化交融的先驱——陈元峗对日本文化的贡献[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5 蔡文姣;;作为日本文化符号的色彩词汇——以“青”的文化语义为考察对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兴中;;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吴玲;;论西田几多郎的文化观[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周明;李长声: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日本文化[N];文学报;2013年
2 张建立;60年来日本文化研究述评[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佳;“日本的发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成琳;本土偶像的国际表达力[N];人民日报;2011年
5 上海大学历史系 张智慧;催生战后“日本奇迹”的文化动因[N];解放日报;2012年
6 张小兰;日本文化厅长官恳谈振兴日本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教授 王勇;这是对日本文化的误解[N];北京日报;2007年
8 金鑫荣邋左健;“熟悉的陌生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蓝师发;韩国解禁日本文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10 中铁建工集团企业文化部 戴荣里;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谷;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媛媛;一位美国作家视角下的日本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冰;论日本文化中的海洋崇拜[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楠;论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特性及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然;浅析日本文化中的“哀”因素[D];浙江大学;2008年
5 崔婷婷;日本人的距离意识[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毅;近代以来日本文化的变迁[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翔;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8 佟明勇;通过经典解读日本文化的特点[D];延边大学;2013年
9 张婉婉;日本人の[槊酪鈰X[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徐莎莎;战后二十年言论的轨迹[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0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6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