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从彝文文献窥探彝族婚姻家庭形态变化

发布时间:2017-09-16 21:14

  本文关键词:从彝文文献窥探彝族婚姻家庭形态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彝族 文献 婚姻制度 婚姻家庭形态


【摘要】:彝族的婚姻形态经历了古代兄妹婚、氏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发展变化。《勒俄特依》、《梅葛》、《查姆》彝文文献均有不同历史时期彝族传统婚姻家庭形态的记载。描述了彝族婚姻家庭的起源和发展变化。本文根据彝文文献记载的资料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分析研究彝族的婚姻家庭形态变化情况。第一章绪论。论文选题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所涉及到的彝文文献范畴。第二章古代彝族的兄妹婚。共分为三节,对古代彝族兄妹婚产物“兄妹婚”、与伏羲女娲兄妹婚的比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母系氏族外婚。共分为四节,具体阐述了彝文文献中的母系制成分、母系氏族外婚的具体形式、母系氏族外婚遗迹“姑娘房”、与有关民族“走婚制"的比较。第四章近代彝族父系氏族对偶婚。共分为四节,父系氏族对偶婚的产生、近代彝族奴隶社会背景、婚姻制度、婚礼习俗。重点讲述了近代彝族婚姻制度中的家支外婚、等级内婚、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等制度,以及彝文文献中反映的彝族婚前社交、抢婚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婚礼习俗。第五章 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形态现状。共分为六节,根据作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喜德县、冕宁县等地区实地调研的结果,论述了彝族同胞在婚姻家庭形态制度上,较早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到当代彝族社会生活背景、彝族个体对婚姻问题的自我认识、不同人生阶段的彝族男女对传统婚俗的看法、现代彝族婚礼习俗、传统保留、通婚情况这几个方面。第六章结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尝试着对彝族不同时期的婚姻文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彝族婚姻文化观念处在新旧婚姻制度交替之际,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冲击及削弱,但很大一部分独具特色的民族婚姻传统文化因素仍继续传承和保留着。
【关键词】:彝族 文献 婚姻制度 婚姻家庭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9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5
  • 第一章 绪论15-25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15-17
  • 一、理论意义16
  • 二、现实意义16-17
  • 第二节 研究所涉及到的彝文文献17-18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18-22
  • 第四节 研究方法22-25
  • 一、历史文献研究法22-23
  • 二、文献研究法23
  • 三、深入访谈法23-24
  • 四、比较研究法24
  • 五、多学科综合法24
  • 六、特殊现象的研究24-25
  • 第二章 彝族社会及其婚姻家庭25-34
  • 第一节 彝族传说的婚姻家庭的起源26-30
  • 第二节 彝文文献记述的“兄妹婚”30-33
  • 第三节 与伏羲女娲“兄妹婚”比较33-34
  • 第三章 母系氏族外婚制形态34-42
  • 第一节 彝文文献记述的母系外婚制35-40
  • 第二节 母系氏族走婚制遗迹“姑娘房"40-41
  • 第三节 与有关民族“走婚制”比较41-42
  • 第四章 父系氏族对偶婚制42-60
  • 第一节 彝文文献记述父系氏族对偶婚的产生42-44
  • 第二节 奴隶社会婚姻家庭形态44-53
  • 一、等级内婚51-52
  • 二、家支外婚52
  • 三、一夫多妻制52
  • 四、转房制婚姻52-53
  • 五、包办婚姻53
  • 第三节 婚礼习俗53-60
  • 一、婚前社交习俗53-56
  • 二、婚礼习俗56-57
  • 三、抢婚习俗57-60
  • 第五章 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形态现状60-74
  • 第一节 当代彝族社会生活背景61-62
  • 第二节 个人对婚姻问题的看法62-63
  • 第三节 不同人群对传统婚俗的看法63-64
  • 第四节 现代彝族婚俗礼仪64-67
  • 一、订婚仪式65-66
  • 二、婚礼仪式66-67
  • 三、回门坐家67
  • 第五节 传统婚俗传承有关问题67-71
  • 一、订婚68-69
  • 二、婚姻禁忌69-70
  • 三、婚礼酒席70
  • 四、女方“身价钱”70-71
  • 第六节 现代彝族通婚情况调查71-74
  • 一、不同等级的通婚72-73
  • 二、不同民族的通婚73
  • 三、不同国籍的通婚73-74
  • 第六章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0
  • 附录80-82
  • 后记82-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3-84
  • 田野调查照片84-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群;王清泉;;伦理学视野的彝族传统禁忌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沈茜;;从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看古代彝族婚俗[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晓蓓;;彝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特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颜小华,李林凤;西南彝族传统婚姻形态的宗法性探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司亚勤,王路平;试析古代彝族的伦理思想[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3期

6 杜春燕;少数民族“哭嫁歌”价值浅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2期

7 巴且日火;凉山彝族非血缘亲属称谓试析[J];民族语文;2000年05期

8 傅朝文;;武定彝族婚俗[J];今日民族;2013年09期

9 陆晓萍;;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凉山彝族为例[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10 马林英;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及行为调适的考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学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海燕;清末以来云南小凉山彝族农村家庭家支通婚的历史考察[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5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65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