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春风化雨——在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7-09-17 08:11

  本文关键词:春风化雨——在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更多相关文章: 张岱年 中华优秀传统 张岂之 新儒家 教育工作者 随风潜入夜 人口素质 春夜喜雨 一封信 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本文系张岂之教授1994年5月17日撰写的发言稿,是为当月21日中午12时举办的纪念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小型座谈会准备的稿件。张岱年先生过世十多年,但他关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依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愿望。该文没有公开发表过,刊登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关键词】张岱年;中华优秀传统;张岂之;新儒家;教育工作者;随风潜入夜;人口素质;春夜喜雨;一封信;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衷心祝贺张岱老八十五寿辰,谨祝岱老健康长寿。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张岱老带头宣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我想起杜甫《春夜喜雨》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精神境界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张岱年思想的特质与名称[J];中国哲学史;2004年03期

2 李霞;;张岱研究述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关于征集张岱年先生文献资料的启事[J];中国哲学史;2008年02期

4 李存山;;张岱年先生早年的一篇序文[J];中国哲学史;2008年03期

5 杜运辉;;张岱年先生“兼和”思想发微——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J];中国哲学史;2009年01期

6 罗芳;林丹;;张岱年哲学观初探[J];文化学刊;2013年02期

7 牛素琴;;走进张岱年的世界——编辑整理《张岱年全集》手记[J];出版广角;1997年04期

8 舒柱;张岱年题词──访张岱年教授[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6期

9 ;张岱年谈文化综合创新[J];当代法学;2000年04期

10 刘鄂培;“兼和”——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精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存山;;张岱年先生与新唯物论[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陈来;;张岱年学术思想评述[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3 张岱年;林在勇;;哲学思考的自我回顾——张岱年先生访谈录[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拴平;国学大师——张岱年[N];光明日报;2000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冯国瑞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沈素珍 安徽大学哲学系 钱耕森 南开大学哲学系 周德丰 杜运辉;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3 关捷;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夏榆;张岱年:一代哲人随风而逝[N];南方周末;2004年

5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林可济;探索真与善:张岱年的学术人生[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研究员 方克立;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N];北京日报;2009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干春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曹德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中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周桂钿 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 钱耕森;张岱年:刚毅木讷思天地本原[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吴乃恭;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下)[N];吉林日报;2007年

10 干春松;直道而行的张岱年先生[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军平;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昊;论张岱文学作品中的“态”[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辰旭;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5年

3 王月;论建国后张岱年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许欢;张岱年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时代价值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5 刘洋;张岱“两梦”的民俗书写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6 郑江华;张岱年哲学“综合创新”的思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风奇;张岱年《天人简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8 刘欣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张岱年“新唯物论”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宏宇;张岱年天人观及哲学方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z,

本文编号:868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68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