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巧”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09-18 00:09

  本文关键词:“巧”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巧” “巧”参构词 语义分析 文化阐释


【摘要】:“巧”及其参构词含有丰富的中华文化。本文以“巧”及其参构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结合语义学、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对“巧”及其参构词进行统计、分类和整理;同时利用北大语料库中“古代汉语”部分的语料对“巧”各个义项下的参构词进行语用分析;再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和阐释“巧”及其参构词蕴含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巧” “巧”参构词 语义分析 文化阐释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G12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绪论6-14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6-12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巧”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14-24
  • 第一节 “巧”的释义14-16
  • 第二节 “巧”参构词的语义分析16-20
  • 第三节 “巧”参构词的修辞化生成途径20-22
  • 第四节 小结22-24
  • 第二章 语料库中的“巧”24-38
  • 第一节 语料库中的“巧_1”24-26
  • 第二节 语料库中的“巧_2”26-29
  • 第三节 语料库中的“巧_6”29-31
  • 第四节 语料库中的“巧_3”、“巧_4”、“巧_5”、“巧_7”和“巧_8”31-35
  • 第五节 小结35-38
  • 第三章 “巧”及其参构词的文化阐释38-50
  • 第一节 七夕节的“乞巧”风俗38-41
  • 第二节 “巧”与“拙”的对立和转换41-45
  • 第三节 “巧”二重性的表现及成因45-48
  • 第四节 小结48-50
  • 第四章 结论50-52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50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50-52
  • 附录152-58
  • 附录258-68
  • 参考文献68-74
  • 致谢74-76
  • 个人简历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玉森;;作品情节中的巧合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易菲;;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J];船山学刊;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872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72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