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保定市文化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

发布时间:2017-09-18 02:16

  本文关键词:保定市文化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质量 质量评价 文化景区 保定


【摘要】:近年来,保定市为了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力争促进旅游景区的升级,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无论是外部交通的改善,还是景区内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促进了保定市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旅游接待量的持续增长,旅游收入的稳步增加。保定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文化景区成为了保定市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受到了许多游客的偏爱。然而服务质量作为景区生存的根本,直接影响到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的改善,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了许多国内外关于景区服务质量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的文献,试图将其服务质量评价理论应用到保定市的文化景区中来。并对保定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对文化景区的规模和类型进行了整理。从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展现性和有形性五个方面对保定市部分文化景区的游客进行调研,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最后用IPA分析方法评价分析得出保定市文化景区在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比较低,解说系统不完善,历史文化挖掘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供给结构失衡。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从政府、员工和景区管理者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提升策略,力求通过这些建议和对策促进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更好的促进保定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关键词】:服务质量 质量评价 文化景区 保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7;F59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3-14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思路14
  • 1.4 创新之处14-16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16-25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旅游景区16-17
  • 2.1.2 文化景区17
  • 2.1.3 旅游服务质量17-18
  • 2.2 相关理论18-20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8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18-19
  • 2.2.3 旅游服务创新理论19-20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20-25
  • 2.3.1 关于文化景区的相关研究20-21
  • 2.3.2 关于服务质量的维度的研究21
  • 2.3.3 关于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21-24
  • 2.3.4 评述24-25
  • 第3章 保定市文化景区概况25-32
  • 3.1 保定市文化旅游资源分析25
  • 3.1.1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5
  • 3.1.2 开发利用程度低25
  • 3.2 保定市文化景区的规模及类型25-32
  • 3.2.1 保定市已开发的文化景区的规模25-27
  • 3.2.2 保定市文化景区的主要类型27-32
  • 第4章 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量表开发和数据收集32-39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32-37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32-33
  • 4.1.2 SERVQUAL模型的导入33-34
  • 4.1.3 评价指标的确定34-37
  • 4.2 问卷设计与预测37
  • 4.2.1 问卷设计37
  • 4.2.2 预调研37
  • 4.3 数据收集37-39
  • 4.3.1 实地选择37-38
  • 4.3.2 样本收集38-39
  • 第5章 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评价39-48
  • 5.1 数据的分析39-44
  • 5.1.1 信度分析39-40
  • 5.1.2 基本信息分析40-42
  • 5.1.3 统计与评价分析42-44
  • 5.2 IPA分析44-46
  • 5.2.1 保持发展区指标分析45-46
  • 5.2.2 顺其自然区指标分析46
  • 5.2.3 低优先发展区指标分析46
  • 5.2.4 重点发展区指标分析46
  • 5.3 小结46-48
  • 第6章 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问题分析48-52
  • 6.1 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比较低48-49
  • 6.1.1 从业人员公共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缺失48
  • 6.1.2 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技能欠缺48-49
  • 6.2 解说系统不完善49-50
  • 6.3 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50
  • 6.4 信息化程度低50-51
  • 6.5 供给结构失衡51-52
  • 第7章 保定市文化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52-61
  • 7.1 基于政府角度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52-53
  • 7.1.1 适当的放权52
  • 7.1.2 加大投资力度52-53
  • 7.2 基于员工角度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53-54
  • 7.2.1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53
  • 7.2.2 注重细节化服务53-54
  • 7.3 基于景区管理者角度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54-61
  • 7.3.1 管理体制创新,多渠道融资54-55
  • 7.3.2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55-56
  • 7.3.3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打造“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56-58
  • 7.3.4 丰富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58-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对市场 传统景区的嬗变[J];云南画报;2011年06期

2 林燕平;谢朝武;;旅游景区道路的安全设计与管理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依绍华;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博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苏u&;对我国旅游景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袁元;;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与探究[J];美与时代(上);2014年04期

6 吴欣;旅游景区与宗教活动场所的关系[J];中国宗教;2001年02期

7 李红军;;景区咋成了“看不起的风景”[J];中国地名;2012年04期

8 吴汉秋;;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7期

9 ;“黎坪风光杯”原创旅游歌曲征集评奖结果公告[J];歌曲;2009年08期

10 胡猛;;沙湖入围2010中国百强景区排行榜[J];宁夏画报(生活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娟;;关于景区讲解管理的若干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2 何孟辑;;精心打造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景区游乐精品[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九霞;;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4 孙诗靓;马波;;景区—社区系统中权力与制度的相关矛盾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下)[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杭州西湖公园景点免费开放评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黄金葵;;景区客流疏导预警机制方案设计[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8 朱海霞;曲守璐;;大明宫5A级景区综合评价及建设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上)[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10 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 书 越;解放和发展景区文化生产力[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巅峰智业机构北京国智景元景区投资管理公司 赵铭熙;迅速盘活中小旅游景区(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巅峰智业机构北京国智景元景区投资管理公司 赵铭熙;迅速盘活中小旅游景区(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张莉;旅游景区生态化管理的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赵铭熙;景区管理的新潮流——景区托管(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吴文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余小军;创A级景区 建旅游精品[N];广西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玉兰;尖扎举办旅游与景区管理培训班[N];黄南报;2008年

9 向远定;旅游景区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石宏伟;省旅游局在商南举办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N];商洛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震;游客感知景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黄鹂;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梦;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淳凡;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景区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曦娟;城市开放式景区旅游景观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龚胜建;基于需求分析的景区员工培训设计及其效果评估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张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型小城镇景区与镇区互动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罗文杰;链子溪景区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张至楠;旅游对沙漠型旅游景区沙坡形态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6 姚润;公共资源类景区免费开放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刘杨;基于位置服务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调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怡;喀斯特景区农业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包s

本文编号:872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872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