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要有大科学观
发布时间:2017-10-07 00:23
本文关键词:文化繁荣要有大科学观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科学 大科学观 大科学结构 文化复兴 中医 哲学 周易
【摘要】: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认识的总称。文化是知识的文字(语言、符号)化。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与科学,两者的本质都是知识。真正的文化知识(哲学与科学)是超时空而存在的。按照《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文化知识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形上性哲学(科学)的价值在于认识宇宙,提升智慧,安排人生,充实人类的精神生活;形下性科学的价值在于剖析自在,获取材料,制造器具,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前者是"越老越值钱",后者是"越新越可贵"。把古今中外哲学体系下的科学,和近代物理、化学体系下的科学,统一纳入科学体系之中的立场和观念,称为大科学观。据此,文学、艺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法理学等,属于哲学体系下的科学,中医学即在其中。声、光、电、磁、热、力、微电子和有机、无机、生物化学等,属于物理、化学体系下的科学,西医学也在其中。中外文化科学在中国的整合与重构需要大科学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更需要大科学观。
【作者单位】: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化 科学 大科学观 大科学结构 文化复兴 中医 哲学 周易
【分类号】:G02
【正文快照】: “科学”二字是当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然而对这一词汇的理解和使用却有颇多歧义。科学一词通常包含有四层意思;其一,文字表面上的含义即分科之学,泛指分门别类的不同学科;其二,本质含义为知识、学问,举凡所有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有一定真理意义的、对实践有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天思;现代科学的多向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建伟;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冲突统一[N];科学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洪波;温柔地清算科学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本文编号:985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8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