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10-08 03:11
“儿童”这一概念的发明并不是由生物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产物,大量的事实显示人们发现儿童的“存在”仅仅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无论是绘画、雕塑和艺术,还是读本文字,都很少能够见到一个真实的儿童,人们常用“小成年人”的形象来表达他们眼中的孩子,即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并没有与“成人”相对存在的“儿童”概念,“儿童”是未成型的“成人”。到近代早期,“小大人”的形象逐渐被一个个灵动活泼的世俗生活的儿童形象所取代。这种形象的前后变化体现了人们看待儿童的目光的转变。本文介绍了中世纪晚期的成人世界所描绘的儿童形象与近代早期绘画、雕塑、文本读物中的儿童及儿童形象转变的原因。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经济落后,粮食不足,教会控制人们思想,弑婴弃婴盛行,儿童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儿童被当作是一种累赘与负担,是成人的附属品,所以在中世纪晚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常常看到的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形象。在教会严密掌控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为宗教所服务,所以宗教画像中的儿童多为幼年圣子与圣婴,严肃、呆板的小大人是这一时期儿童形象的集中表现,且在圣母子画像中多为显示圣母慈爱,处于次等位置。文字表述中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个人见解及研究重点难点
四、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儿童形象及形成原因
1.1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儿童形象
1.1.1 绘画中的儿童
1.1.2 雕塑中的儿童
1.1.3 读本诗歌中的儿童
1.2 中世纪晚期西欧儿童形象边缘化的原因
1.2.1 弑婴弃婴传统
1.2.2 儿童的高死亡率
1.2.3 基督教神学观念的影响
1.2.4 黑死病对西欧儿童形象的影响
第二章 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的变化
2.1 近代早期西欧绘画中的儿童
2.2 近代早期西欧雕塑中儿童
2.3 近代早期小说读本中的儿童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变化原因
3.1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3.2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4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23316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个人见解及研究重点难点
四、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儿童形象及形成原因
1.1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儿童形象
1.1.1 绘画中的儿童
1.1.2 雕塑中的儿童
1.1.3 读本诗歌中的儿童
1.2 中世纪晚期西欧儿童形象边缘化的原因
1.2.1 弑婴弃婴传统
1.2.2 儿童的高死亡率
1.2.3 基督教神学观念的影响
1.2.4 黑死病对西欧儿童形象的影响
第二章 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的变化
2.1 近代早期西欧绘画中的儿童
2.2 近代早期西欧雕塑中儿童
2.3 近代早期小说读本中的儿童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欧儿童形象变化原因
3.1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3.2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4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23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233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