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6 10:02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当今美国著名的中国学专家,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的核心领导人,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本文试图以历史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为切入点,将对史景迁的史学思想的研究放置于二战以来西方史学发展概况,以及美国中国学演变状况,这一学术背景中加以考察。同时,兼顾分析了一些史学大家对其史学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文末对史景迁的史学思想进行了客观而系统的总评。 二战以来西方史学界,总的说来,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史学”(又称“社会史”)挑战了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社会史逐渐取代了政治史,从而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流。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学流派有:法国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美国的社会科学史学派等,其中年鉴学派影响最大。二是自20世纪70年代,“新史学”潮流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复兴叙事史”的潮流勃兴起来,并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推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而肇始于法国的“新文化史”则渐渐取代了“新史学”成为西方史学界的新宠。这两次变化对史景迁的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致使史景迁的史学思想总体...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学术综述与选题旨趣
        1.1 学术综述
            1.1.1 国外研究状况
            1.1.2 国内研究状况
        1.2 选题旨趣
    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案
        2.1 基本思路
        2.2 研究方案
1 史景迁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1.1 史景迁史学思想的学术背景
        1.1.1 二战以来西方史学发展概况之影响
        1.1.2 美国中国学发展路向中的史景迁学术研究
    1.2 史景迁的学术人生与思想渊源
        1.2.1 勤奋不懈的学术生涯
        1.2.2 学术人生的追寻目标
2 史景迁史学思想分析——以历史哲学为视角
    2.1 历史本体论:人本主义之倾向
    2.2 历史方法论:以史为文的写史风格
    2.3 历史认识论:注重史学的社会功能
        2.3.1 服务大众的治史目的
        2.3.2 注重现实关怀的史学思想
3 史景迁史学思想的贡献与评价
    3.1 史景迁史学思想的贡献
        3.1.1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
        3.1.2 促进异质文化交流方面
        3.1.3 推进美国中国学发展方面
        3.1.4 新文化史思潮践行方面
    3.2 史景迁史学思想的缺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景迁史学探要[J]. 朱政惠.  史学月刊. 2009(01)
[2]《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 李宝祥.  蒲松龄研究. 2008(02)
[3]试论史景迁的著史风格[J]. 马金生.  史学理论研究. 2007(04)
[4]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以《王氏之死》为中心[J]. 李宝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09)
[5]游魂无处归 ——读史景迁《天安门》[J]. 黄学军.  中国图书评论. 2006(01)
[6]史景迁谈史[J]. 卢汉超.  史林. 2005(02)
[7]驰骋国际汉学界的骁将——在耶鲁大学拜访史景迁教授[J]. 朱政惠.  探索与争鸣. 2004(05)
[8]史景迁著《文字叛逆》[J]. 陈意新.  历史研究. 2002(01)
[9]耶鲁怪杰史景迁[J]. 马敏.  读书. 1997(06)
[10]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 高景德,王祥珩.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1)



本文编号:3728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728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