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返回抑制时程的三因素理论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4 14:28

  本文关键词:返回抑制时程的三因素理论及其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返回抑制 时程 三因素理论


【摘要】:综述了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出现时程机制的三因素理论内容,支持该理论的实验证据,以及对理论的质疑和发展。该理论认为空间定向收益、出现检测缺失和空间选择收益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IOR出现的时程及机制。研究者通过操控任务加工水平或将实验范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因素理论提出了质疑。许多关键问题如三个因素存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出现检测缺失和空间选择收益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系;苏州大学心理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返回抑制 时程 三因素理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025、313008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12YJAZH211)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226)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是指被试对呈现在先前注意过的线索化位置上的靶子的反应时长于对非线索化位置上的靶子的反应时(PosnerCohen,1984)。自Posner和Cohen(1984)发现该效应以来,IOR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张阳,彭春花,孙洋,张明,2013;Klein,2000)。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阳;彭春花;孙洋;张明;;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阳;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江丽;王勇慧;边国栋;;认知控制对基于位置和颜色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2 潘运;杨桂芳;张铭峰;常慧青;黄玉婷;;视觉选择性注意条件下刺激目标异步性变化对线索效应的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谢文亮;朱丹;佟新鑫;;一种基于视觉注意的小目标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12期

4 焦江丽;季明理;;辨别任务中基于形状的返回抑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5 焦江丽;王勇慧;闻素霞;刘毅;季明理;;二次线索化对基于形状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6 张明;张阳;付佳;;工作记忆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1期

7 蒋军;张庆林;王力;陈安涛;;基于物体的注意对Simon效应的调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8 杨宇然;;序列线索化条件下ADHD与普通儿童返回抑制对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9 张阳;彭春花;孙洋;张明;;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10 Yin Tian;Shanshan Liang;Dezhong Yao;;Attentional orienting and response inhibition: insights from spatial-temporal neuroimaging[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阳;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付佳;返回抑制对空间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银;空间定向中返回抑制的脑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幸娟;返回抑制时程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金燕;利用脑电及光电联合检测分别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执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肖鑫;期待调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的神经活动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胡楠茶;心智游移和注意网络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毕琴;非随意注意中偏差干扰现象的实质:对提示信息观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宇然;学习障碍初中生视觉搜索过程中的返回抑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东;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的线索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亨荣;不同实验范式中空间关联对基于频率听觉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皮翠萍;认知方式和工作记忆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芳;军事飞行员返回抑制特征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方霞;表情效价和竖直方位知觉的联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婧;青少年罪犯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D];西南大学;2013年

7 刘颖仪;物体知觉作为内源性线索对注意定向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康冠兰;奖赏预期影响面孔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宋金雨;阿尔茨海默病静息态脑网络内及网络间功能异常[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成立立;动机特质与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明,陈彩琦,张阳;返回抑制对工作记忆储存和目标维持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2 张明,陈骐;任务需求对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和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年05期

3 张明,张阳;基于颜色的重复劣势效应:是重复盲还是返回抑制?[J];应用心理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琳琳,苏彦捷,王u&;同时线索化条件下儿童返回抑制的容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2 张明,陈彩琦,张阳;返回抑制对工作记忆储存和目标维持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3 王u&,陈素芬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不同作业阶段的分配注意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年04期

4 姚茹;李寿欣;董立达;贾广珍;;老年人返回抑制之特征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王丽丽;邱江;郭亚桥;徐莹;张庆林;;返回抑制的早期ERP效应[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6 焦江丽;季明理;;辨别任务中基于形状的返回抑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7 王均,王玉改,王u&;任务难度对于返回抑制出现时间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8 陈素芬,王u&;辨别作业难度对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9 皮翠萍;;返回抑制的个体差异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王玉改,王u&;任务难度对基于位置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成;陈骐;;认知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焦江丽;王勇慧;刘毅;;汉语、单语者的抑制控制差异——来自返回抑制的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姚茹;李寿欣;;不同注意条件下场独立、场依存个体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骐;金志成;张明;;前、后注意网络的关系——返回抑制和Stroop干扰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高在峰;沈模卫;张云帆;;应用三维倾斜平面对返回抑制机制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豹;金志成;;不同阶段的SOA变化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皮翠萍;李寿欣;;认知方式和工作记忆负载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安哲锋;翟洪昌;;线索形状/一致性、靶子形状对返回抑制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焦江丽;;辨别任务中基于位置和颜色的返回抑制和重复知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光强;高在峰;余喻;沈模卫;;对倾斜平面的返回抑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幸娟;返回抑制时程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宇然;学习障碍初中生视觉搜索过程中的返回抑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阳;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房慧聪;注意定向对立体视觉影响机制的ERP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付佳;返回抑制对空间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邵秀巧;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覃义贵;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D];西南大学;2012年

8 贾磊;语义刻板印象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9 王佳莹;任务需求对负相容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云波;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及其管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占方;线索性质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李梅;自我面孔的返回抑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潘亮;注意资源限制对小学儿童返回抑制容量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4 唐晓雨;掩蔽线索引发的返回抑制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丽姣;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ERP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丽娜;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玉林;工作记忆对序列线索化条件下多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安哲锋;线索形状/一致性、靶子形状对返回抑制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畅;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对于基于客体和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赵静;工作记忆内容对空间返回抑制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1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31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