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预算研究新进展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3 00:25
本文关键词:心理预算研究新进展及其启示
【摘要】:心理预算是源于心理账户理论的一个概念,指人们在心理上对各项支出预先设立一定额度的约束,并且对各项支出的开支情况进行追踪的非理性认知过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通过对心理预算的概念、特点、形成过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探讨来揭示心理预算的实质,并进一步分析了心理预算的优化策略,如延长心理预算的预算期、普及财务知识等。心理预算为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营销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营销实施等实践活动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心理预算 形成过程 作用机制 优化策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1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33006)
【分类号】:B84-091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技术进步成果的不断应用和社会形态的深入变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心理预算越来越多地被个人、家庭和企业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加以应用,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在一项对4280名18岁以上荷兰人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近53%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心理预算[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华,任俊;后现代视野下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J];教育探索;2004年01期
2 王筱璐,时勘,宋逢明,陈卓思;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心理学思考[J];管理评论;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凌;姚记标;;基于心理账户的企业员工忠诚管理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2 刘晓燕;刘慧玲;;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关联[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梦;邵贵霞;;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投资业的运用和发展前景[J];硅谷;2008年14期
4 贺伟;龙立荣;赵海霞;;员工心理账户视角的薪酬心理折扣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5 王宁;胡小阳;杨学成;;微博用户关注和转发企业官方微博行为的心理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蔡让;王耀球;;台湾百货公司物流配送服务价值水平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潘煜;赵艳琦;范静;万岩;;基于重叠效应的农村市场渗透模型及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张s,
本文编号:1080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8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