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加工单方向干扰时间知觉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本文关键词:数量加工单方向干扰时间知觉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出处:《心理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量加工 时间知觉 单向干扰 认知机制 神经机制
【摘要】:近年来,数量加工对时间知觉的单方向干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关于该效应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研究却缺乏深度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本文从抽象数量、数字符号等认知加工如何干扰时间知觉的角度,系统总结了近期数量加工单方向影响时间知觉的研究进展;并在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效应可能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并提出若干未来研究的设想。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1YJC19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97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H075)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A03)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外界客体或事件均包含时间和数量两种属性。人类对这两个量级维度的加工之间存在密切关联(Allman,Pelphrey,Meck,2012),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单向干扰效应,即与任务无关的数量刺激常常干扰时间知觉。本文从行为和神经科学等方面阐述数量单方向干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亚林;刘昌;;人类数字、时间和空间加工的关联性与独立性[J];科学通报;2013年25期
2 袁祥勇;陈有国;毕翠华;刘培朵;黄希庭;;时序知觉:中枢计时与分布计时[J];科学通报;2013年Z2期
3 钟科;王海忠;;品牌拉伸效应:标识形状对产品时间属性评估和品牌评价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01期
4 任杰;苏培伟;甄宽;;图形材料加工中的SNARC效应:数量信息与顺序信息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3年06期
5 杨红;王芳;周加仙;赵晖;;数学学习的认知与脑机制研究成果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亚林;人脑的数字与时空运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海贤;心理距离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3 毕翠华;工作记忆的保持影响时间知觉的认知与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4 张恩涛;词汇理解中内隐空间表征激活的认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宇;数量的概念、表征及其空间映射的跨符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清霞;数字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艳艳;汉语背景下横纵轴上的心理时间线[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方;数字结合背景对未来时间知觉及潜在消费偏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施微;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葛慧;身体运动对SNARC效应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琪;基于空间位置编码的同时性时间加工的容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黄倩;数量动态变化方向影响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韩雅倩;空间位置数目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行为与ERP证据[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韩超;汉语母语者的空间化时间表征偏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刘孟超;听时距信息的空间表征及其认知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甜;罗跃嘉;张志杰;;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2 王玲玲;宣宾;曹亢;;老年人情绪变化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6期
3 张国礼;康廷虎;;时间知觉在心理学各学科中的应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鲍碧君;桂治平;张若云;;7岁至12岁儿童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2期
5 徐青,魏琳;时间知觉与估计的认知理论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2年02期
6 郭秀艳,周楚,黄希庭;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凤四海;黄希庭;;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邢强;周雪雯;;时间知觉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曹亢;宣宾;王玲玲;;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J];中国校医;2010年04期
10 马清霞;杨林霖;张志杰;;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来自汉语数字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长生;解缤;付全;;运动时间知觉研究现状及其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许智权;阮承发;;时间知觉测定法初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曹亢;宣宾;王玲玲;;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对时间知觉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大伟;刘永芳;罗丽;;时间知觉对决策制定的时间压力效应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小璐;甘怡群;;中国人的人际取向和未来时间知觉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马清霞;张志杰;;内隐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琪;程晓荣;范p,
本文编号:133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32092.html